文档介绍:实验目的
观察杨氏双峰干涉现象,认识光的干涉。
了解光的干涉产生的条件,相干光源的概念。
掌握和熟悉各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
9 :延伸架
10:测微目镜架
11:测微目镜
12:二维平移底座(sz-02)
13:二维平移底座实验目的
观察杨氏双峰干涉现象,认识光的干涉。
了解光的干涉产生的条件,相干光源的概念。
掌握和熟悉各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
9 :延伸架
10:测微目镜架
11:测微目镜
12:二维平移底座(sz-02)
13:二维平移底座(sz-02)
14:升降调节座(sz-03)
15:二维平移底座(sz-02)
16:升降调节座(sz-03)
二,实验仪器
1:钠灯(加圆孔光阑)
2:透镜L1(f=50mm)
3:二维架(sz-07)
4:可调狭缝s(sz-27)
5:透镜架(sz-08,加光阑)
6:透镜L2(f=150mm)
7:双棱镜调节架(sz-41)
8:双缝
三,实验原理
由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在单缝s上,使单缝s成为实施本实验的缝光源。由杨氏双缝干涉的基本原理可得出关系式△x= Lλ/d,其中△x是像屏上条纹的宽度──相邻两条亮纹间的距离,单位用mm;L是从第二级光源(杨氏狭缝)到显微镜焦平面的距离,单位用mm;λ是所用光线的波长,单位用nm;d是第二级光源(狭缝)的缝距(间隔),单位用mm。
四:实验步骤
(1)调节各仪器使光屏上出现明显的明暗相间的条纹。
(2)使钠光通过透镜L1汇聚到狭缝s上,用透镜L2将s成像于测微目镜分划板M上,然后将双缝
D置于L2近旁。在调节好s,D和M的mm刻线平行,并适当调窄s之后,目镜视场出现便于观察的杨氏条纹。
(3)用测微目镜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x,用米尺测量双缝至目镜焦面的距离L,用显微镜测量双缝的间距d,根据△x=Lλ/d计算钠黄光的波长λ。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数据表如下:
M/条
x1(mm)
x2(mm
x(mm)
λ(mm)
3
2
3
2
3
3
4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