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中暑健康教育.ppt

格式:ppt   大小:1,880KB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暑健康教育.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7/4 文件大小:1.8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暑健康教育.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中暑健康教育
第一张,共三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中暑定义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是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症。除了高温重症中暑
第十六张,共三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发 病 机 制
热 痉 挛
在高温环境中,由于大量出汗,使水和盐丢失过多,如仅补充大量水而补盐不足造成低钠、低***血症,导致肌肉痉挛。汗中含***%%,大量出汗后仅饮不含盐的饮料,可致失盐>失水,从而引起热痉挛。
第十七张,共三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发 病 机 制
热 衰 竭
因过多出汗,导致失盐失水均较严重;由于过热引起周围血管过度扩张,循环血量不足,发生虚脱、低血容量性休克症状。
第十八张,共三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发 病 机 制
热 射 病
高温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致使体内热蓄积,导致体温急剧升高,随着体内热进一步蓄积,体温调节中枢失控,心功能减退,心输出量减少,汗腺功能衰竭,使体内热进一步蓄积,体温骤升,引起以高热、无汗、引起脑细胞受损导致意识障碍为临床特征的热射病。实验证明,体温>42℃时蛋白质可变性,体温>50 ℃时,所有细胞均死亡。
第十九张,共三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临床症状
第二十张,共三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前驱症状
高温环境中,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全身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尚能坚持正常工作、生活。
第二十一张,共三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重症中暑的临床症状 热痉挛
主要表现有严重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故称热痉挛。肌痉挛以经常活动的四肢及腹部等肌肉为多见。
多见于在高温环境从事体力劳动而有大量出汗的年轻人。
第二十二张,共三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重症中暑的临床症状 热衰竭
常发生在老年人,起病较急,先有眩晕、头痛、突然昏倒,平卧并离开高温场所即清醒。患者面色苍白,皮肤冷汗,脉弱或缓,血压偏低但脉压正常。
第二十三张,共三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热射病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无汗和意识障碍。
继而体温迅速增高达41℃以上,出现嗜睡、淡忘和昏迷。
皮肤干热,无汗,呈现潮红或苍白,周围循环衰竭时出现紫绀。
休克时血压下降。
 四肢和全身肌肉可有抽搐。
第二十四张,共三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日射病
在烈日的曝晒下,头部未戴帽或无遮阳的情况下,头部直接受太阳辐射,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称日射病,属热射病的特殊类型。
第二十五张,共三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现场初步治疗
出现中暑前驱症状时,应立即撤离高温环境,在阴凉处安静休息并补充清凉含盐饮料,即可恢复。
第二十六张,共三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现场初步治疗
热痉挛和热衰竭的治疗:基本相似
及时将病人抬到阴凉处或空调供冷的房间平卧休息,解松或脱去衣服;
降温时不要引起寒颤,以病人感到凉爽舒适为宜。
口服凉盐水及其它清凉饮料。
第二十七张,共三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现场初步治疗
有循环衰竭者由静脉补给生理盐水并加葡萄糖液或***化钾液。
除了尽快补充钠、***离子的缺失外,尚需注意适当补充其它电解质如钙、镁等。
热射病患者病情重、并发症多、预后差、死亡率高,故更需积极抢救。
第二十八张,共三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降温治疗
(1)环境降温:抢救现场必须通风阴凉,应及时将患者搬入室温<20 oC的空调间内或在室内放置冰块、井水等。
第二十九张,共三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降温治疗
(2)体表降温 :用井水、自来水或温水浸透的毛巾擦拭全身,同时配合电扇吹风。头部、颈两侧、腋窝及腹股沟等大动脉处可置冰袋。病人如有寒颤则必须以药物控制,防止产热增加。还可做冷水浴,即将患者浸入冷水中,保持头部露出水面。
第三十张,共三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降温治疗
(3)体内中心降温 :可用4~10oC5%葡萄糖盐水1000~2000ml静脉滴注,或用4~10oC10%葡萄糖盐水1000ml灌肠,也可采用胃管内灌注冷生理盐水降温。
第三十一张,共三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降温治疗
(4)药物降温:
***丙嗪可能有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扩张外周血管,肌肉松弛及降低新陈代谢等作用。
纳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