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老年腹主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doc

格式:doc   大小:78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老年腹主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doc

上传人:啊的生娃娃阿斯达A 2017/6/4 文件大小:7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老年腹主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老年腹主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摘要: 报告 1995 ~ 1998 年 20 例腹主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术前监测生命体征, 控制血压警惕瘤体破裂, 做好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 术后护理必须加强循环及呼吸系统的管理, 及时发现和治疗术后高血压, 注意术后出血、心功能、下肢血运的观察。强调胃肠减压、饮食与营养的护理, 并对术后正确体位,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护理做了介绍。本组无术中或术后死亡,均痊愈出院。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简称 AAA) 是指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腹主动脉管壁局部薄弱, 张力减退后伸延所产生的永久性异常扩张或膨出。近来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寿命延长,加之检查设备的完善其发病率有增多趋势。该病多见于 60 岁以上老年男性,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发病原因,占 90% 以上。[1] 我科自 1995 ~ 1998 年收治 AA A 患者 20 例,无一例死亡,全部治愈出院。现将该病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2 1 临床资料本组中男 19 例,女 1 例,年龄 60~ 78 岁,平均年龄 岁。既往病史中高血压 13例(%) 。高血脂、心脏病 4 例,肺部疾患和糖尿病各 2 例, 50% 病人有吸烟史。 20例均在全麻下行经腹途径腹主动脉瘤切除, 腹主动脉- 双髂动脉或双股动脉“Y”型人工血管转流术。 2 术前护理腹主动脉瘤手术难度高,有一定创伤性。为了提高疗效,周密仔细的术前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观察生命体征密切注意生命体征,监测血压,每日不少于两次。本 3 组中 13 例有多年高血压病史,术前血压尽可能控制在 16~ 18kPa, 血压控制程度还应参考意识、尿量,以免过低造成肾脑等脏器的损伤。除药物控制外, 还要注意限制病人活动, 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这些均有利于血压的稳定, 避免因血压波动过大造成的不良后果。 警惕瘤体破裂由于动脉瘤的扩大是进行性的,随着瘤体的增大动脉瘤有破裂出血的可能。值得强调的是: 病人出现突发腹痛或腰背部痛常常提示是破裂前的征象。此时应及时通知医师, 同时密切注意病人心率、血压、意识情况, 腹部及腰背部是否膨隆。绝对卧床休息,尽可能在床边完成必要的检查。 术前指导做好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锻炼胸式呼吸,讲解吸烟与动脉硬化密切相关, 劝病人戒烟( 术前至少戒烟两周以上), 4 忌酒, 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本组术前 10 例有长期吸烟史, 其中有2 例术后出现2 次插管。饮食上食用高蛋白营养食品, 并注意食物搭配, 多食蔬菜水果杂粮, 少食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含量较多的食物。做好心理护理, 减轻病人焦虑、紧张情绪,给病人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下肢循环的观察术前观察下肢缺血征象,测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强度,以便术后观察判断肢体的血运情况。 3 术后护理由于 AAA 多见于老年人,很多病人合并心、脑、肾、肺、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加之该手术复杂创伤大, 术后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急性下肢缺血、术后出血、术后感染、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肾功能衰竭等。[4] 因此术后护理的重点是预防和早期发现并发症。 5 循环系统 术后高血压、低血压 AAA 病人高血压病人较多。本组术前高血压者占 % 。术中由于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常有血压不稳定情况出现。为了防止吻合口出血, 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保持血压的平稳尤为重要。[3] 尤其在术后麻醉清醒拔除气管插管过程中, 常有血压急剧升高表现, 甚至出现高血压危象。我科通常采用静滴***甘油或硝普钠, 浓度为 10~ 20μ g/L 。使用输液泵或可调速输液器及有创连续血压监测方法, 确保安全可靠。由于有时监护仪显示血压值与袖带听诊器所测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差距, 一般 1~ 2h 进行对比测量。本组术后有 13例应用***甘油或硝普钠,其中有 10 例术前有高血压史,故对术前有高血压病史者,术后更应注意血压控制。在护理过程中,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当病人一般情况尚好, 血压平稳, 无明显诱因而血压忽然升高, 经过加快降压药速度仍无明显改善时, 我们检查药液的浓度, 静脉通路是否通 6 畅, 药液是否按规定的浓度进入人体。检查无误后再在医生指导下调节用药的浓度及滴速。当病人血压过低时应尽快找到原因如出血、容量不足等,及时升压治疗。 术后出血尽管术中严密止血,但因部分病人术后血压的波动, 或需采用抗凝、祛聚治疗,特别是合并凝血功能异常者,易出现术后出血危及生命。因此术后密切注意意识、心率、血压、呼吸、尿量、中心静脉压的变化。观察是否有贫血貌, 有无皮下瘀斑、腹部切口内血肿情况等,[3] 以估计是否有出血的可能。对于疑有出血者多次查 Hb 、 RBC 及 H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