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血液科护理分级标准
一级护理
分级依据:
1)白血病急性期、溶血性贫血急性期、重度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期、化疗期间骨髓抑制期、严重凝血功能障碍、重型再障、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诊断不清且病情危重的患者
2)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血液科护理分级标准
一级护理
分级依据:
1)白血病急性期、溶血性贫血急性期、重度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期、化疗期间骨髓抑制期、严重凝血功能障碍、重型再障、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诊断不清且病情危重的患者
2)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严密观察病情的患者以及其它有生命危险,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患者;
3)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4)治疗期间需要绝对卧床的患者;
5)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6)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7)病危、病重患者;
护理内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病情及医嘱准确监测生命体征、观察伤口及皮肤黏膜出血情况,引流袋内液体性质、量、颜色,根据医嘱及时记录,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并记录;
3)遵医嘱或根据病情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及记录出入水量;
4)根据医嘱给药,及时准确、安排合理(包括用药时间、顺序、滴速、用法等)并观察患者的反应;输液通畅,无外渗,输液卡记录清晰准确、留置针护理符合要求;
5)关注患者安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预防跌倒、摔伤。
6)床旁交接班,根据病情特点详细交接。包括病人床号、姓名、心理特点、有无特殊的检查及落实情况、皮肤完整情况,目前治疗、护理上还存在的问题及下一班需要观察的重点问题;
二级护理
分级依据
1)慢性再障,病情稳定的患者
2)中度贫血;
3)恶性血液病的稳定期
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且血小板>20ⅹ109/的患者
5)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6)生活部分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护理内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