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20年安徽省宿州市新河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按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C.图③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D.根据图④,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采用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在4左右
参考答案:
D
略
10. 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工作(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闭合K,灯泡发光。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1022个电子转移时,乙烧杯中溶液的pH约为1
B.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K+移向甲烧杯,外电路的电子方向是从b到a
C.电池工作时,甲烧杯中由水电离出的c(H+)逐渐减小
D.乙池中的氧化产物为SO42-
参考答案:
C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一澄清的碱性溶液,作离子鉴定时得出的结论是含有:AlO2-、Fe3+、HCO3-
B.某固体加入热NaOH溶液,生成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固体中一定含有NH4+
    C.固体NaOH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溶于水后,则溶液中含较多的HCO3-
    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出现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参考答案:
B
略
12. 在混合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下列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2:I-、Br-、Fe2+
B.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Zn:Fe3+、Cu2+、H+
C.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通入CO2:KOH、Ba(OH)2、BaCO3、K2CO3
D.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2-、Al(OH)3、OH-、CO32-
参考答案:
B
【分析】
A.离子还原性I->Fe2+>Br-,同一氧化剂与不同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反应时,先与还原性强的物质反应;B.同一还原剂与不同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反应时,先与氧化性强的物质反应;C.氢氧化钡先发生反应,因为碳酸钾与氢氧化钡不能共存;D.用假设法判断,H+最先与AlO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而氢氧化铝与溶液中OH-反应生成AlO2-。
【详解】A、溶液中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I->Fe2+>Br-,向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时发生的反应分别为:2I-+Cl2=2Cl-+I2、2Fe2++Cl2=2Fe3++2Cl-、Cl2+2Br-=2Cl-+Br2,所以参与反应的离子先后顺序为:I-、Fe2+、Br-,选项A错误;B、铁离子的氧化性强于铜离子,H+的氧化性弱于Cu2+而强于Fe2+,所以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Zn粉,反应的先后顺序Fe3+、Cu2+、H+,选项B正确;C、氢氧化钡先发生反应,因为碳酸钾与氢氧化钡不能共存,则反应的先后顺序为Ba(OH)2、KOH、K2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