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2
文档名称:

计算机网络: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ppt

格式:ppt   大小:4,826KB   页数:6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计算机网络: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ppt

上传人:窝窝爱蛋蛋 2022/7/4 文件大小:4.7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计算机网络: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计算机网络
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计算机网络教程》 谢希仁 人民邮电出版社
参考书:
计算机网络(第6版) 谢希仁 电子工业出版社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高传善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基础 陈少红 清华大学共享主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因此,主计算机负担过重,终端独占线路,资源利用率低。
利用集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集线器
CCP或FEP
主机
公用电话网
这就形成了“终端群→低速通信线路→集中器→高速通信线路→前端处理机→主机”系统模式的计算机网络
解决了主机负担重、通信费用昂贵的问题。
主要问题:多个用户只能共享一台主机资源
Data
低速终端
主机
主机系统
FEP前端处理机
调制解调器
调制解调器
公用电话网
调制解调器
调制解调器
低速终端
低速终端
高速终端
集中器
著名的面向终端的网络系统
1963年美国航空公司和IBM公司研究投入使用的飞机订票系统SABRAI,其中心是设在纽约的一台中央计算机,2000个售票终端遍布全国,使用多点分支线路与中央计算机相连;
1968年建成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信息网络,此网络采用分层星型结构,一台主计算机连接7个中心集中器,通过它们与分布在世界上23个地点上的75个远程集中器相连。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面向数据处理的商用计算机网络。
存在的主要问题
计算机的负荷较重,会导致系统响应时间过长
单机系统的可靠性一般较低,一旦计算机发生故障,将导致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出现了多台计算机互连的需求,网络用户希望通过网络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的目的;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2、多机互联网络阶段
1969年9月,由于美国军方的需要,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的研究开始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典型的研究成果是ARPAnet。
是第一个较为完善地实现分布式资源共享的网络,是计算机网络理论与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特点及贡献
ARPA网的主要特点是:(1)资源共享;(2)分散控制;(3)分组交换;(4)采用专门的通信控制处理机;(5)分层的网络协议。这些特点往往被认为是现代计算机网络的一般特征。
完成对计算机网络定义、分类的研究
提出资源子网、通信子网的网络结构概念
研究了分组交换方法
采用了层次结构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和协议体系
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的区别
网络中的通信双方都是具有自主处理能力的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功能以资源共享为主,而不是以数据通信为主。
第二阶段(60年代):计算机通信系统,特征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互连
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实现计算机—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使计算机网络的结构、概念都发生了变化,形成了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网络结构
主要问题:网络对用户不是透明的
计算机网络要完成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两大基本功能,因此在逻辑结构上可以将其分成两部分: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2、多机互联网络阶段
(1)资源子网:是计算机网络的外层,它由提供资源的主机和请求资源的终端组成。资源子网的任务是负责全网的信息处理。
(2)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的内层,它的主要任务是将各种计算机互连起来完成数据传输、交换和通信处理。
CCP
CCP
CCP
CCP
CCP
通信子网
资源子网
主机
主机
主机
主机
图 1-2 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示意图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ISO于1977年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来研究该问题,并且在1984年正式颁布了国际标准OSI,这就产生了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在1969年ARPAnet的实验性阶段,研究人员就开始了TCP/IP协议的研究;TCP/IP协议的成功促进Internet的发展.
3、标准化网络阶段
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网络大都采用直接通信方式。1972年后,以太网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