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6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精品库 2017/6/5 文件大小: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net 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 . net . net 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 . net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1 )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2 )用认读、译读、思读、悟读四种方式教、学,让学生掌握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握文章的内容。(3) 积累重要文言词语, 并把握其词义。如:郭、夫、委、去、域、兵革、亲戚等。(4 )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 2 、能力目标(1 )通过学****本文,让学生懂得战争中“人和”的重要作用。(2 )强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创设问题情景。(3 )学****古人的论证方法。 3 、德育目标(1 )强调“人和”的作用,引导学生学****做人的道理。(2 )让学生认识孟子超人的智慧和对国家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3 )通过思读、悟读,让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二、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三、教学难点:论证结构的把握。四、教学方法:以读为核心,讨论点拨,师生互动。五、教具准备:多媒体、示范朗读带六、课时安排: 1 课时七、教学过程: 教学角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估计时间第一板块(认读) 一、情景导入中国有句俗话: 得民心者得天下。在中国历史上,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学们能列举处几位呢?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 展现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今天, 让我们一起来学****孟子的《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一种能够克敌制胜的方法。 1 、学生分组讨论,作出回答。 2 、学生听讲, 思考, 究竟是什么方法? . net 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 . net . net 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 . net 二、资料助读(多媒体展示) 孟子( 公元前 372 ~公元前 289) ,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7 篇,计 261 章,约 35000 字。。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三、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课文。 1、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教师播放本课泛读带。多媒体展示一些字词读音。郭( guō)粟(s ù) 亲戚(qī ng qi) 2 、复读课文,注意读出语句的停顿。 3、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赛读课文。( 教师评点) 3 、找一名普通话比较标准的学生朗读, 其他人听读, 了解记忆对孟子的简单介绍。 4 、学生听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字音和不会读的断句。 5 、学生按要求齐读课文。 6 、学生赛读。读得好的, 加以鼓励。第二板块(译读) 四、整体把握文意,译读课文。 1 、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能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 、对抗赛。规则:本次比赛分两轮进行,两人(同桌)为一组,低分为 100 分,每发现一处错误扣 5分,直到扣完为止。(1 )第一轮:翻译全文(看谁又对又快) 两人分别翻译课文,相互质疑、解疑、扣分。(2) 第二轮: 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