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及其对策.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及其对策.doc

上传人:贾敬 2022/7/5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及其对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及其对策
顾 君 摘 要:我国在经济不太发达的条件下进入了老龄型社会。老龄化成为我国的一个趋势特征,老年人口已经形成一个有特殊需求的庞大群体。本文就我国老龄化问题的现状、特点以及对经济的发展影响等方面做些探讨。 ,,,,,,到2030年30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是同工业化、城化、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情况下到来的,而我国老龄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迅速到来的。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进入老年型社会时,人均GDP一般在5000至10000美元左右,而我国2003年只有1334美元,这种“未富先老”的局面势必对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压力。


将老年人口按不同年龄段分为三类:65―69岁为低龄老人,70―79岁的为中龄老人。80岁及以上为高龄老人。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0―2010年,中国老年人口构成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和预期寿命延长而发生变化,低龄老人比重逐渐降低,中高龄老人比例在不断上升。低龄老人在老年人口中的比重,,中龄老人中70-74岁和75-,,表明我国人口在迈入老龄化的同时,老年人口内部的高龄化趋势也在日渐显露。高龄老年人口是应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一般都需要特殊照顾,如何关心和爱护这个弱势群体,使得高龄老人能够真正享受到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然而,老年人口比重的日益增大将会给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文化心态、社会发展等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增加劳龄人口赡养负担。抚养系数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之比。我国老年




人的扶养系数一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最高达30%以上,即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要抚养30个老年人,如果再从劳龄人口中扣除实际未参加工作的大中专和普通高中学生人数,则实际负担人数将大大超过该抚养系数。总抚养系数也相应上升,最高达到60%以上。劳动人口相对减少,消费人口相对增加,加大了劳龄人口的扶养负担,如此沉重的负担必将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劳龄人口的平均年龄逐步上升,由2000年的33,7岁上升为2010年的36,5岁,。这种劳动力结构的老化也将对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产生消极的影响。
,给地方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老年人增多将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