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功能陶瓷材料物理
《材料物理导论》第 7 章
精选课件
前 言
材料可以分成三大类,金属、陶瓷、有机高分子。
金属材料的基本特征是:由金属元素原子构成,原子之间的结合是金属键,含有许多自由电子。
有机高 1250 1300
保温时间(h) 6 6 6 6 6
平均晶粒直径(μm) 2 3 5 6 7
精选课件
烧结中其它要注意的问题:
除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外,烧结气氛是影响材料结构和性能的重要因素。
 
有些陶瓷烧结过程要求氧化气氛,应防止出现还原气氛,故样品中要避免混入有机杂质,坩埚要保持清洁,以免有机物燃烧形成还原气氛。
 
有些陶瓷中的某些元素在烧结过程中容易挥发,对这种情况,要加相应的保护气氛。
精选课件
7、后处理:
极化、磁化等后处理是一些专用功能陶瓷烧成后的必要处理过程,目的是使各晶粒中的某性能尽可能按同一方向排列,以达到块材整体具有较强的性能。
精选课件
二、化学法制备陶瓷粉料
普通陶瓷工艺,由于陶瓷粉料粗,混合不可能完全均匀,粉料颗粒表面积小,化学反应进行困难,不但要有较高的温度,而且要有很长的时间。
为了提高陶瓷质量,人们对粉料制备进行了许多研究,发明了多种制备超细陶瓷粉料的方法。其中,湿化学法尤其重要。
精选课件
1、共沉淀法
共沉淀是指溶液中一种不溶或难溶成分在形成沉淀过程中,将共存的某些其它组分一起带着沉淀下去的现象。共沉淀的原理基于表面吸附、形成混晶、异电核胶态物质相互作用及包藏等。 吸附共沉淀:特征是主沉淀成分表面积大、吸附力强,故吸附和富集效率高。
混晶共沉淀:两种金属离子和一种沉淀剂形成的晶形、晶核相似的晶体,称为混晶。如PbSO4-SrSO4混晶。
精选课件
例: PZT粉料的共沉淀法制备
TiCl4和ZrOCl2·8H2O配成溶液
↓通以氨气
共沉淀生成(Zr,Ti)O2·XH2O 料浆
↓加水
洗去Cl-
↓NH4NO3
帮助澄清
↓HNO3
Zr和Ti的硝酸盐溶液
↓与Pb(NO3)2 溶液混合
Pb2+Zr4+(NO3)x溶液
↓通氨气
共沉淀生成Pb(OH)3·(Zr·Ti)O2·XH2O
↓水洗、浓缩、干燥
得到化学组成比较均匀的10~20μm的PZT粉料
精选课件
方法要点:
将最后材料所需的金属成分制备成金属醇盐。
金属醇盐或其它盐类通常溶解在醇、醚等有机溶剂中形成均匀的溶液(Solution),
溶液通过水解和缩聚反应形成溶胶,进一步的聚合反应经过溶胶-凝胶转变形成凝胶(Gelation)。
再经过热处理,除去凝胶中的剩余有机物和水分,最后形成所需的材料。
2、Sol-Gel法
Sol-Gel法的优点:
高度均匀性,高纯性,可降低烧结温度,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组元控制。
精选课件
例: YSZ粉的Sol-Gel法制备
异丙醇锆 醋酸钇
↓混合搅拌
均匀溶液
↓吸水;水解-聚合反应
溶胶
↓干燥
凝胶
↓
煅烧
↓
YSZ粉末 纳米级大小
精选课件
三、一些特殊的烧结方法:
1、热压烧结:
就是在对样品施加压力的条件下烧结。
热压烧结是在高温下加压力,有利于颗粒之间的接触核扩散效应,与普通烧结方法相比,可以降低烧结温度、提高陶瓷密度(普通烧结陶瓷很难达到理论密度的98%而热压烧结陶瓷则可达到理论密度的99%以上),通过改变热压条件控制晶粒生长。
精选课件
2、气氛烧结:
● 对氧化物陶瓷烧结时,氧气氛对产品性能影响极大。
例如:BaTiO3随烧结的氧分压由低向高变化,烧成的材料则由n型转化为p型。
● 通氧有助于提高烧成产品的密度:
在大气气氛中烧结,残存在材料中的剩余气孔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