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小题精练 5 读某四个地区人口“三率”统计图,回答 1—2 题。 1 .关于图示四个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地人口增长过快 B .乙地应鼓励生育 C .丙地经济发展水平低 D .丁地人口平均寿命长 2 .与欧洲西部地区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最相符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下图为我国 1949 — 2015 年出生人口变化统计图, 下表为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与变化进程表。据此回答 3—5 题。时间人口政策建国初鼓励生育 1971 年控制人口增长的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1982 年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2013 年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 2016 年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 3 .下列关于图中三次婴儿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2 A .第一次婴儿潮规模小的原因是生育率低 B .第二次婴儿潮规模最大的原因是人口基数最大 C .第三次婴儿潮规模较小的原因是育龄妇女人数少 D .对我国人口结构、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第二次婴儿潮 4 .不少学者曾预言 2010 年尤其是 2013 年以后会出现第四次婴儿潮,理由可能是①人口惯性②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③经济的快速发展④医疗条件的极大改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 .从目前情况看,第四次婴儿潮并没有如期出现,原因可能是①生育观念的改变②受人口政策的影响③抚养成本的提高④经济结构的调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下图为 1982 年和 2012 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 6—7 题。 6 .图中信息反映出 A. 1982 — 2012 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 1982 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 2012 年的小 C. 1982 年 40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 2012 年高 D. 1982 年 20— 24 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 2012 年多 7 .与 1982 年相比, 2012 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 .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 .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 .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 .表明劳动力数量减少读俄罗斯 2006 — 2010 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与净增人口数量统计图,回答 8— 10 题。 3 8 .俄罗斯人口增长模式为 A .高—高—高B .高—高—低C .高—低—高D .低—低—低 9. 2010 年俄罗斯人口增长率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 .鼓励移民政策起实效 B .鼓励生育政策见成果 C .医疗技术突飞猛进 D .局势动荡 10 .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对该国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 .提高环境承载力 B .缓解就业压力 C .繁荣劳动力市场 D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老少比是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在这个点以上的人口数与以下的人口数相等)的那个人的年龄。下图是某国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 11— 13 题。 11 .该国 20 世纪 60 年代的人口增长状况大致是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 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 C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 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12 .读图可知,该国 2010 年后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 .人口数量萎缩 B .人口老龄化 C .人口平均年龄下降 D .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 4 13 .由于年龄中位数的变化,以下产业受影响较大的是 A .电子装配业 B .汽车制造业 C .金融服务业 D .文化创意产业全面二孩政策于 2016 年1月1 日起正式实施, 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下图为某城市生育二孩意愿调查统计图。据此完成 14— 15 题。 14 .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 .促进我国家庭结构的优化 B .缓解我国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C .调节我国男女性别比失衡 D .强劲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 15 .影响该城市选择 30— 40 岁时生育二孩的人口所占比重远高于选择 20— 30 岁时生育二孩的人口所占比重的主要因素是 A D .文化水平下图为台湾人口金字塔图(含预测) ,读图回答 16— 17 题。 16 .由图可知 A. 1983 年台湾少儿人口比重较低 B. 2011 年台湾数量最多年龄段人口出生于 1983 年前后 C. 1983 年 40— 50 岁年龄段人口即 2060 年相同年龄段人口 D. 2060 年台湾劳动力数量达到最高峰 5 17 .台湾目前应当 A .逐步调整人口性别比例 B .推动人口外迁 C .大力发展劳动力导向型产业 D .发展科技,提高劳动效率性别比是指人口中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比值( 通常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