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古诗表现手法.ppt

格式:ppt   大小:876KB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表现手法.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7/6 文件大小:87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表现手法.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古诗表现手法
第一张,共四十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词中用典
孙权 刺南宋苟安,叹英雄无觅
刘裕 向往英雄业绩,表达抗金决心
刘义隆 以史为鉴,告诫韩侂胄,警告当局
佛狸祠 批评人们忘记国恨家怀五百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将统治阶级的奢侈生活与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对照起来写,极大地增强了感染力。
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第十五张,共四十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对比与衬托的区分
1.衬托有主、宾之分,陪衬事物是为被陪衬事物服务的,是为了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是表明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并无主、宾之分。
2.衬托描写的是两个事物;对比可以是两个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3.衬托的修辞效果主要在于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俗话所说的“红花还须绿叶扶”。对比的修辞效果主要是用比较的方式提示事物的本质,使好的显得更好,使坏的显得更坏,让人们在比较中鉴别,给人们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第十六张,共四十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通感
宋祁《玉楼春》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春色是作用于人的视觉的,而“闹”是作用于人的听觉的,“春意闹”使听觉视觉相通,是通感的手法,把盎然的春意表现得更生动、更真切。
又叫“移觉”。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第十七张,共四十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用典
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用汉文帝召见贾谊的故事,讥讽当朝不用贤臣,抒怀才不遇之恨。由于是用汉代之事讥讽当朝,因此也是借古讽今的手法。
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第十八张,共四十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姜夔《扬州慢》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诗中化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之句,春风十里的扬州应该是一片繁华景象,可眼前却是一片荒芜,昔盛今衰的比照中抒发出诗人深深的伤感之情。
用典
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第十九张,共四十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抑扬
诗中用先扬后抑之法,写汉文帝召见贾生,看似褒扬,但到最后说汉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才知是贬抑。先扬后抑,使讥讽之意表现得更为有力。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第二十张,共四十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点染
举笔便点明离别的冷落、凄清,接着便以“清秋”作第一重渲染,再用“杨柳岸晓风残月”作第二重渲染,其冷落、凄清之气氛便具体可感了。
所谓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了然于胸;所谓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以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更生动地把握。
柳永《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第二十一张,共四十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点染
“去去”是“点”,点明所抒为离别之情;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是“染”, 对离别之情再用景物加以渲染烘托。
所谓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了然于胸;所谓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以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更生动地把握。
柳永《雨霖铃》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第二十二张,共四十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托物言志
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诗人所写之梅,实际上正是自己不幸遭遇和不得志的写照,同时借助梅的形象也抒发了诗人不愿迎合世俗、追逐名利以及爱国之心至死不变的思想情感。
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
第二十三张,共四十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二
陶渊明《饮酒》(其五)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这几句诗,虽没有直接抒写感情,但从所写之景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心情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