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雷公藤多苷和咪唑斯汀联合治疗对皮炎湿疹的疗效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雷公藤多苷和咪唑斯汀联合治疗对皮炎湿疹的疗效分析.doc

上传人:探春文档 2022/7/6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雷公藤多苷和咪唑斯汀联合治疗对皮炎湿疹的疗效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雷公藤多苷和咪唑斯汀联合治疗对皮炎湿疹的疗效分析
【摘 要】 目的:分析雷公藤多苷和咪唑斯汀联合治疗对皮炎湿疹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皮肤科接受治疗的皮炎湿疹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的不同,将患者南(2011年)》中的有关诊断标准[3]:患者皮肤均出现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糜烂等,分散于四肢、躯干部位,且伴有程度不一的灼热和瘙痒;患者年龄>20岁;自愿参加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排除纳入前一周内使用过抗组***、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的患者;排除伴有严重脏器疾病患者;排除皮炎湿疹患于肛门及***处患者;排除哺乳期、孕期妇女;排除依从性较差者。
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雷公藤多苷和咪唑斯汀联合治疗。雷公藤多苷片(生产厂商:浙江得恩德制药有限公司),口服,一日3次,每次按照1-/(kg·d)服用;咪唑斯汀缓释片(生产厂商: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口服,一日1次,每次1片。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服用方法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21天。
观察指标 (1)疗效观察。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无瘙痒症状;显效:临床症状改善良好,仍有瘙痒,但不明显;有效:临床症状改善一般,仍有明显瘙痒症状;无效:临床症状稍有改善或无好转,仍有明显瘙痒症状。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使用美联免疫吸附(ELISA)来检测IL-2、IL-6,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療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统计学处理 。当计量资料为正态分布时用x±s描述,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1.
IL-2、IL-6与CRP结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2、IL-6与CRP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2、IL-6与CRP检测结果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且观察组的IL-2、IL-6与CRP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见表2.
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局部灼热感,%;对照组患者中有5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出现局部灼热感,3例出现刺痛感,%;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皮炎湿疹发病因素有内外两种,内因与自身的新陈代谢、遗传及免疫功能等有关,外因与化学制剂、化妆品、花粉等有关[4]。而目前治疗该病的常用药物以抗组***、糖皮质激素类为主。本文对皮炎湿疹采用的是雷公藤多苷片和咪唑斯汀片联合治疗,其研究结果显示,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仅给予患者咪唑斯汀片治疗的对照组(P<);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2、IL-6与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