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青海《四季歌》
谢承华 春季里到了着水仙花儿开,水仙花儿开。
绣阁里的女儿家呀,踩呀嘛踩青来,呀,
小呀阿哥哥呀,托上我一把来。
夏季到了着女儿心上焦,女儿心上焦,
石榴花的籽儿呀,赛过青海《四季歌》
谢承华 春季里到了着水仙花儿开,水仙花儿开。
绣阁里的女儿家呀,踩呀嘛踩青来,呀,
小呀阿哥哥呀,托上我一把来。
夏季到了着女儿心上焦,女儿心上焦,
石榴花的籽儿呀,赛过了玛瑙,呀,
小呀阿哥哥呀,亲手你摘一颗。
秋季里到了着丹桂花儿香,丹桂花儿香,
女儿家的心儿上呀,起了个波浪,呀,
小呀阿哥哥呀,扯不断情丝长。
冬季里到了着雪花儿满天飞,
雪花满天飞,
女儿家的心儿呀,赛过了雪花儿白,呀,
小呀阿哥哥呀,认清了你再来。
这就是蜚声海内外的青海《四季歌》的原词。是词作者石殿峰先生(字蓉久)的长子、青海大学教授石其麟先生近年搜集给我的原始本。石先生说:近七十年的传唱中,《四季司炙》的变异本太多,为正本清源,我这里查找、回忆原作词,供给大家参考。
青海民歌中河湟地区的小调是数量较多的一类民歌。究其原因,河湟地区历代汉族移民不断,从小调的曲名上也明显地表明中原文化色彩,如《茉莉花》、《织手巾》等等,宋、元曲词和明清民歌中均可查出其出处。小调也有人叫小曲,但小曲在风格上相近于曲艺,这一点与小调有差别。曲调流畅明快、上口,词句结构规整,长短句的形式和多段词的反复,以衬字衬句扩充音乐结构,都是它的特点,以三敬、四季、五更、九回、十想、十二月等等起兴的表现手法更是青海小调的古老传统。《冻冰歌》、《放风筝》、《巧梳妆》、《五更鼓》、《四季歌》等等都是著名的青海小调。
尤其是青海《四季歌》,曲调优美,词句雅俗共赏,是小调类民歌的佼佼者,成为青海民歌的典型代表。
可是,这首歌的诞生并不遥远,我国著名音乐家王云阶在《生命狂想曲》乐章之一“山丹花”中叙述了这样的故事:1942年3月,青海有两名女学生去重庆的国立音乐学院学习,她们托学院教务主任李抱忱先生代为聘请音乐工作者去青海办一所省立音乐学校,王云阶先生就与青海驻重庆办事处主任赵佩接洽,不畏旅途艰险,乘长途汽车来到西宁。当时民不聊生、灾难深重,无法办校,于是他就在昆仑中学担任音乐教师,并学录起了青海民歌。还在当时的《青海民国日报》编了一个“乐艺”的副刊,半月一期,共出了15期,并发了一个《青海民歌专号》。在他记录到一支《再等上一等我》的民间小调后,由昆仑中学国文教师石殿峰先生,按原作的格调,改作了新词《四季歌》。“曲调优美,配词也高雅健康”,“乐艺”副刊发表后,很快就流传开来,成为一首传世佳作。
原民歌《再等上一等我》,或叫《再等上一等来》,词句十分含蓄,以娓婉的方式表达着夫妻难舍难离的悲戚情绪,以触物思人的意蕴来倾诉离愁伤怀。不直述苦J隋,通过歌唱的声音表情感动着世代的人们。原歌词如下:
正月里冻冰者立春消,
二月里的鱼娃儿水面上飘,
三月里桃杏花红似火,
四月里的杨柳照海龙。
五月里牡丹园中开,
六月里麦子满川黄,
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