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This template is the internal standard courseware template of the enterprise
PICC置管操作流程及维护
主要内容
导语
PICC概述
PICC操作流程
厘米以安装连接器
检视切面,确认无斜面、无毛碴
15、安装连接器
---安装连接器
安装连接器
16、抽回血
抽吸回血,抽吸到延长管即可,确保通畅。
如不能抽回血,可能是导管末端紧贴于血管壁。应先冲入少量生理盐水使导管飘浮在血液中,即可抽到回血
17、冲管封管
20ml生理盐水脉冲冲管
接输液接头
正压封管
18、StatLock导管固定
撤孔巾,清洁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的血渍
固定导管,标明置管日期
整理用物
拍片确定导管尖端定位
给予患者教育
19、确认定位
在X-线下确认导管头端的位置
建议:
先贴膜预固定,拍片后固定思乐扣
20、术后管理
填写护理记录单
认真填写维护记录单
交待注意事项
术后健康指导
尽可能详细、易懂
如教会患者及家属改良衣袖
如何洗澡
每周维护1次导管,why?
禁止做什么
做增强CT,MRI时能否用PICC导管打药,why?
操作注意事项
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测量长度要准确,避免导管进入右心房引起心律失常
遇送管困难,表明静脉有阻或导管位置有误,不可强行送管
应轻柔抽去导丝,以免破坏导管及导丝的完整
禁用小于10ML的注射器,以免损坏导管
禁止在导管上贴胶布,此举将威胁导管强度和导管完整性导管露出体处部分及导管固定器应全部覆盖于透明敷料内
脉冲式正压封管
PICC置管过程中问题分析
1、最大化无菌屏障(2011年CDC指南)
PICC穿刺包配置
目的:为操作提供方便,减少感染
2、穿刺点选择原则
在肘下两横指处进针(针对盲穿置管术)
-如果进针位置偏下,血管相对较细,易引起回流受阻或导管与血管发生摩擦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如果进针位置过上,易损伤淋巴或神经系统,不宜做穿刺点
3、穿刺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1)
穿刺鞘内有回血,但无法送入导管
穿刺鞘内针心在血管内,但外套管在血管外
穿刺针进入血管过深,将血管穿透
穿刺针进入血管侧支
3、穿刺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2)
穿刺时错误操作
穿刺时见回血后直接撤出穿刺针芯
穿刺角度过大
见回血后有角度送入导入鞘
误伤动脉
穿刺的正确操作
穿刺鞘应一次性使用
见回血后,降低穿刺针角度
见回血后,顺血管走形送鞘
3、穿刺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3)
穿刺失败,两点按压
皮肤上的穿刺点
皮下血管内穿刺点
按压时间:15分钟以上
目的:避免穿刺局部出现青紫及淤斑
4、送管可能出现问题-(1)
导管送入5CM时无法送入
穿刺鞘没有送入血管内
遇到血管分支
4、送管可能出现问题-(2)
导管送入20CM时处无法送入
与选择血管有关
导管在血管内打折
血管分支
处理方法
拔出15CM重置
重置可能出现问题:静脉炎、导管打折、弯曲、异位
4、送管可能出现问题-(3)
距穿刺点35-45CM处无法送入
选择血管有关
导管打折
回血好或不好
汇入锁骨下及颈内静脉血管角度有关
处理
撤出到有回血
边推注生理盐水,边送管
抬高术肢靠近头部
4、送管可能出现问题-(3)
可能出现问题
静脉炎
导管弯曲
禁止强行送管
5、撤导丝可能出现问题
撤导丝困难的原因
置管前没有预冲导管
导管没有浸泡时间
导管打折
撤导丝时缓慢均速,平行撤出
注意:撤出导丝不能再送入导管内
导 管 维 护
A-C-L导管维护三步曲
A-C-L是由曾担任美,目前为美国INS学会高级顾问及《美国INS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 》编委,
A-C-L导管维护三步曲
A- Assess 导管功能评估
C- Clear 冲管
L–Lock 封管
至少每七天一次的维护
2冲洗导管
3更换敷料
1更换接头
物品准备
治疗盘物品摆放
PICC换药包、正压接头、封管注射液
洗手、戴口罩,核对维护记录单
查对各项无菌物品完整性及有效期
查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
在穿刺肢体下铺垫巾。
用皮尺测量肘正中上方10cm处臂围。
揭开固定输液接头胶布
用75%酒精消毒皮肤,去除胶痕
手消毒
更换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