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项城袁氏大家族.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项城袁氏大家族.doc

上传人:宝钗文档 2022/7/6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项城袁氏大家族.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项城袁氏大家族
张华腾 袁世凯执政期间,一些文人拍他的马屁,说袁世凯是明朝著名政治家袁崇焕之后,实是无稽之谈,但项城袁氏源于汝南中原望族则是有充分根据的。
项城位于黄淮平原南端,河南省的东南部,淮河重要支流颍河上游,与安项城袁氏大家族
张华腾 袁世凯执政期间,一些文人拍他的马屁,说袁世凯是明朝著名政治家袁崇焕之后,实是无稽之谈,但项城袁氏源于汝南中原望族则是有充分根据的。
项城位于黄淮平原南端,河南省的东南部,淮河重要支流颍河上游,与安徽北部相接。这里远离城市中心地区,交通不便,东距沈丘县城30公里,西距上蔡县城60公里,南距新蔡县城55公里,北距陈州府城60公里,东南距安徽阜阳县城110公里,东北距安徽太和县城75公里,距离河南开封200公里。项城土地广阔,“东西广70里,南北袤110里”。地势低洼,土地贫瘠,旱涝灾害频繁,人民生活困苦,“户繁地瘠,力耕者仅足自给”。民风朴实****性敦厚,喜勤尚农,婚不计财”,“不务蓄积,性刚任气,耻下人”(民国《项城县志》卷五《地理志》)。后来捻军在这一地区兴起后,淮军也不断从这里补充兵员,这里成为厮杀的战场不是偶然的。
袁氏在项城的始迁祖名叫袁持衡,袁世凯是其第13世孙。明初袁氏从汝南郡汝阳(今商水县西南)迁至项城年湾村(今属老城乡),这是项城袁氏家族最初的居地。后来袁氏在项城几经迁徙,袁持衡的孙子袁步月率儿子袁学诗、袁学礼迁至秦波村(今属永丰乡秦波村),这是袁氏生活极为艰难的时期。袁学诗去世后,其子孙举家由秦波迁至袁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袁持衡的第八代孙袁志恭时,袁家才发展到“殷实富户”,有了自己的田产,《项城袁氏家谱》就源于袁志恭。到袁志恭的曾孙袁甲三发迹之后,又举家迁至项城水寨南五里的骡马张村,因袁家的迁入,骡马张村遂更名为袁张营村。袁家的最后一次迁徙在道光年间,迁至袁张营村东二十余里的石腰庄。咸丰七年(1857年)为抵抗太平天国、捻军而修寨,石腰庄于是更名为袁寨,袁寨后来成为袁氏家族居住的中心(《袁世凯和项城袁氏家族》,载((项城文史资料》总第十辑,第108~110页)。
项城袁氏有文字记载清晰可考的,袁世凯以上有5代,据清末丁振铎编纂的《项城袁氏家集》记述,袁世凯的叔祖袁甲三的“曾祖父志恭,祖父九芝,父耀东。三世以公贵,累迁至一品”(《项城袁氏家集?端敏公集?家传》)。关于袁志恭的事迹很少。袁九芝,“字瑞茎,别号湘浦,温恭孝友,处邻里谦和忍让,虽以非礼犯之,不校(较)也。其厚德至今里党犹称道之。拓田三顷,余子四:长利振,次耀先。耀南字丽中,端厚有父风。耀东字海门,端敏公甲三之父也”(民国《项城县志》卷二十四《人物志三》)。
袁耀东,袁世凯的曾祖父,庠生,“授徒里中”,年未四十,“勤学赍志而殁”。生子四:树三、甲三、凤三、重三(《项城袁氏家集?端敏公集?家传》)。
袁树三,袁世凯祖父,庠生,与其弟甲三“教授乡里,及门者率相厉以行”。他在诸弟心目中威望很高,二弟甲三曾说:“吾辈少孤,赖吾兄教养成立。”(《项城袁氏家集?袁氏家书》卷一)树三亦不遐寿,年逾三十而逝。有子二:保中、保庆,由叔父甲三教导***。
袁甲三(1805~1863年),袁世凯的叔祖,袁氏家族的辉煌与他有直接关系。甲三字新斋,号午桥,由一名儒生成长为咸同年间的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