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劳动部关于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已于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施行,现就劳动法在贯彻执行中遇到的若干问题提出以下意见。一、适用范围 1. 劳动法第二条中的“个体经济组织”是指一般雇工在七人以下的个体工商户。 2. 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劳动者之间, 只要形成劳动关系, 即劳动者事实上已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适用劳动法。 3.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以及按规定应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员;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人员;其他通过劳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 4. 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 以及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 、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适用劳动法。 5. 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在劳动法中被称为用人单位。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劳动法执行。根据劳动法的这一规定,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应当视为用人单位。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一)劳动合同的订立 6. 用人单位应与其富余人员、放长假的职工, 签订劳动合同, 但其劳动合同与在岗职工的劳动合同在内容上可以有所区别。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经协商一致可以在劳动合同中就不在岗期间的有关事项作出规定。 7. 用人单位应与其长期被外单位借用的人员、带薪上学人员、以及其他非在岗但仍保持劳动关系的人员签订劳动合同, 但在外借和上学期间, 劳动合同中的某些相关条款经双方协商可以变更。 8. 请长病假的职工, 在病假期间与原单位保持着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应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9. 原固定工中经批准的停薪留职人员, 愿意回原单位继续工作的, 原单位应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不愿回原单位继续工作的,原单位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10. 根据劳动部《实施〈劳动法〉中有关劳动合同问题的解答》(劳部发〔 1995 〕 202 号) 的规定, 党委书记、工会主席等党群专职人员也是职工的一员, 依照劳动法的规定, 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对于有特殊规定的,可以按有关规定办理。 11. 根据劳动部《实施〈劳动法〉中有关劳动合同问题的解答》(劳部发〔 1995 〕 202 号) 的规定, 经理由其上级部门聘任( 委任)的, 应与聘任( 委任) 部门签订劳动合同。实行公司制的经理和有关经营管理人员, 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与董事会签订劳动合同。 12. 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 不视为就业, 未建立劳动关系, 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13. 用人单位发生分立或合并后,分立或合并后的用人单位可依据其实际情况与原用人单位的劳动者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变更原劳动合同。 14. 派出到合资、参股单位的职工如果与原单位仍保持着劳动关系,应当与原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原单位可就劳动合同的有关内容在与合资、参股单位订立的劳务合同时, 明确职工的工资、保险、福利、休假等有关待遇。 15. 租赁经营( 生产)、承包经营( 生产) 的企业, 所有权并没有发生改变, 法人名称未变, 在与职工订立劳动合同时,该企业仍为用人单位一方。依据租赁合同或承包合同,租赁人、承包人如果作为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该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委托人时, 可代表该企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16.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合同可以由用人单位拟定,也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共同拟定, 但劳动合同必须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后才能签订, 职工被迫签订的劳动合同或未经协商一致签订的劳动合同为无效劳动合同。 17.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而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行政部门应予以纠正。用人单位因此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应按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 1995 〕 223 号)的规定进行赔偿。(二) 劳动合同的内容 18. 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录用后, 双方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19.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六个月的考察期。一般对初次就业或再次就业的职工可以约定。在原固定工进行劳动合同制度的转制过程中, 用人单位与原固定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可以不再约定试用期。 20. 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不约定终止日期的劳动合同。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只要达成一致, 无论初次就业的, 还是由固定工转制的, 都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得将法定解除条件约定为终止条件,以规避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承担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