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我的母亲—老舍.ppt

格式:ppt   大小:4,149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的母亲—老舍.ppt

上传人:63229029 2017/6/7 文件大小:4.0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的母亲—老舍.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的母亲我的母亲老舍授课老师: 田然当你听到“母亲”时,你想到了什么? “母亲”这个词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从我们呱呱坠地起哺育我们,托起我们成长的便是母亲。不是有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有种“饿”叫妈妈觉得你饿么? 那么你呢?当你听到“母亲”这个词时,你会想到什么? 是一首歌,一句诗,还是一个场景,一个故事? 老舍简介老舍(1899 年~1966 年),京派代表,享年 67岁,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满族。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写作特点:情节丰富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朴实简练、通俗风趣。文章写作背景老舍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带大,和母亲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老舍母亲病逝于 1942 年,在北平。当时老舍孤身一人在大后方从事抗战文艺创作和组织工作。最初家人没敢把他母亲病亡的消息立即告诉他,害怕加重他的孤独痛苦。拖了半年,才在家信里透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舍每次接到家信都不敢立即打开,怕有不幸的消息。这次也是一样。 12月26日收到家信,仍不敢拆读,临睡之前, 才打开,这时,他母亲去世已一年了。本文便是老舍为纪念母亲而写的。阅读课文请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一下问题: 1、文章的记叙顺序是什么,并找到主要标志。 2、文章主要从哪些方面描写自己的母亲; 作者的感情是什么样的。 3、文章的语言特点。 4、这篇文章哪一部分打动了你,让你有什么感触。荒芜(wú) 宿命(sù) 剥蚀(bō)淡褪(tuì) 玉砌(qì) 亘古(ɡèn)撅(juē)杈(chà) 捋(luō) 蝉蜕(tuì) 窸窸(xī)窣窣(sū)嘈杂(cáo)雕琢(zhu ó) 熨帖(yùn)猝然(cù) 余暇(xiá) 羡慕(xiàn)隽永(juàn) 恪守(kè)坍圮(tān p ?) 步履(lǚ)狼藉(jí)撮土(cuō)廿(niàn) 文章的记叙顺序全文是按顺序来写的。主要标志: “母亲生在农家”、“母亲出嫁大概很早”、“生我的时候, 母亲已有四十一岁”、“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母亲已经去世一年了”等等。全文段落划分: 时间的先后第1— 2 段:母亲的家庭背景第3— 6 段:母亲的出生、出嫁、生“我”第7— 10 段:母亲的勤俭、朴实、热情好客第 11 — 12 段:母亲“最会吃亏”,但“并不软弱”第 13 — 14 段: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和理解第 15 — 16 段:儿子对母亲的思念第 17 段:儿子对母亲的感谢,母亲“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描写母亲?老舍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母亲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请试用一下句式进行总结: 第自然段,写了母亲(事),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的人。?就是这样的一位母亲,对老舍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母亲对“我”进行的是什么样的“生命的教育”,从文章中找出对应的语句。第8段, 黑如铁的布袜洗的雪白、院子屋中收拾的清爽——勤劳、诚实、认真第 10 段,手中窘迫也要款待客人——热情好客第 11 段,姑母闹脾气没见过反抗、给邻居帮忙总跑在前面——善良隐忍、宽厚忍让第12段,被搜两次保护儿女——坚韧刚强第 13 段,筹“巨款”送“我”上学、隐痛送女儿出嫁、除夕送“我”返校——对儿女的深情、理解与支持第9段,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良好的生活****惯第 10 段,到如今我的好客****性还未全改——好客第 12 段,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软而硬得个性第 17 段,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是母亲传给的描写母亲?为什么作者称母亲给自己的是“生命的教育”? 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是交给学生知识,讲道理,而母亲不识字, 讲不出什么大道理, 她给“我”的教育不是语言上的,而是行动上的。不是通过言传而是通过身教,她在生活中默默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在****惯、性格、为人处世等方面给予“我”深远的影响。?最能概括母亲一生生活状态的语句: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第 11段) 作者感情通过作者笔下的母亲形象,我们看到了母亲的平凡与伟大, 那作为儿子,作者对母亲又有着怎样的感情呢,请从文章中找出相关语句,谈谈你的感受。第 13 段结尾处, “今天泪又遮迷了我的眼,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我了,她已入了土。”第 14 段中写“我”两次违背母亲的意愿,她都深深理解,默许了,表示出作者对母亲的愧疾和感激, 第 15 ~ 17 段几乎都是对远方母亲的惦念之情。结尾“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让人一下子感爱到作者痛失老母亲后撕心裂肺的痛苦。对母亲的感激、怀念、赞颂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痛、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