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众专家激辩中日美棋局中国如何下好这盘棋据《南风窗》报道: 中日美都是国际性的大国。从经济实力的角度看, 美国是超级大国, 日本是经济第二大国, 中国已超越德国, 排行第三, 而且马上就会超越日本, 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更有人预测,按照现在中美的经济成长速度,在 2050 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会超越美国,而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美国不仅是经济第一大国, 其政治, 军事, 外交力量, 都属一流。而经济第二强国的日本, 自从 1991 年泡沫经济崩溃以来, 时有好转, 但过去 20 年来,总的来说,经济还是萎靡不振,还未能踏上全面复苏的轨道。无可否认,日本虽是个经济大国,但在政治,军事和外交上,很大程度上还是从属于美国; 况且在日本国土上, 还有美国的军事基地; 日本和俄罗斯之间, 还存在着北方四岛领土争端。日本怎能不耿耿于怀? 中日美关系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边关系, 但却是既不均衡也不稳定的三边关系。在中国崛起、美国遭受金融危机重创、日本政局频繁更迭的大背景下, 在普天间基地迁移、天安舰事件的影响下, 中日美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中日美关系的新棋局上, 中国要如何谋篇布局? 2010 年6 月,在早稻田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院教授林华生的主持下,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和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胡伟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环太平洋和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王少普教授, 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魏志江教授,就以上话题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进行了座谈。东亚共同体,谁来主导? 林华生: 中国的崛起, 让日美万分焦虑, 形成了“中国威胁论”。“中国威胁论”下,日美持续不断地展开“遏制”( containment ) 和“接触”( engagement ) 策略。遏制策略包括 1990 年代对中国的经济制裁, 近几年逼迫人民币大幅度升值, 制造贸易摩擦以限制中国产品的入口等等。“接触策略”包括把中国引进 APEC 和 G20 ,引进六方会谈。美国总统奥巴马更强调 G2 。而日本前首相鸠山更强调了“东亚共同体构想”,强调“日中战略互惠伙伴”以及“日中韩紧密合作”构想。现阶段, 中日美正展开拉锯战。美国时而强调“美中紧密合作”而冷落日本, 让日本惊慌失措; 日本时而大搞日中紧密交往, 无形中又让美国感到一股压力, 又气又恼。中国似乎正处在四处被人求爱的时刻,基本上严阵以待,但有时又感到受宠若惊,一时拿不定主意。总之, 中日美的关系错综复杂, 就像这几天日本的天气, 忽冷忽热。那么, 中美加强合作, 说明美国会摈弃日本以致削弱日美的合作关系吗?中日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加强, 说明日本肆意对美国施加压力吗?日美同盟出现了波折( 譬如普天间军事基地迁移问题) 说明两国关系会长时期恶化下去吗?会有利于中美和中日的进一步靠拢吗? 胡伟: 林教授讲中日美关系的瞬息万变,像3 月的天气。我3 天前在奈良参加东北亚名人会的时候, 天气很热, 我原本穿了棉衣, 但是在奈良穿衬衫就够了。后来我去了和歌山, 天气很好, 沙滩很美, 我还下海游了泳。但到了东京,我不得不把棉衣又穿上了。这 5 天里,我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天气。中日美的关系有时候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经历很大变化。研究国际关系首先要有历史视角和理论视角, 即方法论。我想到法国的年鉴学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 他不是就事论事, 而是从三个层次分析历史。第一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