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Applicable to lecture training work report】
《新生儿复苏指南》
2016中国版新生儿复苏指南解读
器械准备
吸引设备:洗耳球、12Fr或14Fr吸痰管、负压吸引器100mmH足月儿:空气复苏 40%氧气复苏 配合心外按压100%氧气复苏
早产儿:空氧混合仪21-40%氧气复苏,可逐渐调高氧浓度。
氧饱和度监测:右上肢(动脉导管开口前)
时间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氧饱和度
60%-65%
65%-70%
70%-75%
75%-80%
80%-85%
85%-90%
常压給氧
氧气面罩
氧气管
加温加湿
流量5L/min
正压通气(宽泛2015)
建立充分正压通气—复苏成功的关键
指征:呼吸暂停或喘息样呼吸;心率<100次/分。
方式:气囊面罩正压通气、T组合复苏器
如果新生儿有呼吸,心率>100次/分,但有呼吸困难或持续紫绀,应清理呼吸道,监测氧饱和度,可常压給氧或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特别是早产儿。
肺的有效通气是危重新生儿心肺复苏步骤中最重要的、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一个步骤。
正压人工呼吸装置的类型
自动充气式气囊
气流充气式气囊
T-组合复苏器
正压通气
通气压力:20-25cmH2O/30-40cmH2O×2次 20cmH2O
频率:40-60次/分(胸外按压:30次/分)
通气效果评价:心率、胸廓起伏、呼吸音、氧饱和度
停止指征:充分通气30s后有自主呼吸、且心率≥100次/分
持续正压通气(>2分钟):安置胃管、考虑气管插管
常用呼吸装置
:可获得21%---40%---100%氧.
(不能通过面罩常压給氧)
常规配备,以防没有压缩气源或T组合复苏器出现故障
-组合复苏器
优点:可持续保持压力
可靠控制吸气峰压和呼气末正压
可靠提供100%的氧
缺点:需要压缩氧源
必须保持面罩与面部接触紧密才可以使肺膨胀
不能“感知”肺的顺应性
需要事先设定压力
使用过程不易改变压力
T-组合复苏器
使用前准备
参数设置:空氧混合器气流量5-10L/min(8)
PIP 20-25cmH2O
PEEP 5cmH2O
胎龄<30W,有自主呼吸、或呼吸困难的早产儿,产房内尽早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根据病情选择性PS
正压通气无效时怎么办?
面罩正压通气30秒,再次评估
患儿自主呼吸仍浅而不规则,心率下降至60次/分,经皮饱和度显示为70%。
喉镜下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和胸外心脏按压
喉镜下经口气管插管
指征:
:先天性膈疝、超低出生体重儿、超未成熟儿。
气管插管
喉镜叶片选择:
气管导管选择:
动作轻柔;20s完成;注意心率
体重(g)/孕周(W)
导管内径(mm)
唇-端距离(cm)
≤1000/28w
6-7
~2000/~34w
7-8
~3000/~38w
8-9
>3000/>38w
9-10
气管插管位置判断
呼气时导管内有雾气。
正压通气时:胸廓起伏对称;听诊双肺呼吸音一致,且胃部无呼吸音;无胃部扩张。
心率、肤色和新生儿反应好转。
呼出CO2检测器
胸片定位
没有哭声!
其他人工气道或附属物
喉罩气道
气囊面罩正压通气无效,气管插管失败或不可行时
小下颌或相对大的舌
体重≥2000g
胸外心脏按压
指征:有效正压通气30s后心率<60次/分
位置:胸骨体下1/3(两乳头连线中点的下方)
深度:前后胸直径的1/3
与正压通气配合:3-1(每分钟90次按压+30次通气)
按压时间比放松时间稍短,放松时拇指或其他手指不离开胸廓
45-60s后再评估
建议在胸外按压时全部使用100%的氧气。心率一旦恢复,应立即降低氧浓度。
拇指法、双指法
气管插管后
气管插管下患儿双侧胸廓起伏一致、呼吸音对称,但心率下降至40-50次/分,经皮氧饱和度显示为68%。
配合胸外按压
喉镜下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和胸外心脏按压
药物
产房在新生儿复苏中只需要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