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第三十一课 廉耻.ppt

格式:ppt   大小:730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三十一课 廉耻.ppt

上传人:禹辰 2022/7/7 文件大小:7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三十一课 廉耻.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十一课 廉耻》
第三十一课
廉 耻
顾炎武
导入新课
在古老的中国文化中,先贤们早已为我们总结出完整的个人行为规范,那就是“(尽)忠、孝,(讲)仁、爱”和“(懂)礼、(有)义、(守)廉、(知)耻”。今天,我》论曰:“礼义谦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廉耻立人之大节。
《五代史·冯道传·论》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妙啊,管子的善于立论!礼义是治理人民的***;廉耻,是为人立身的大节。
课文翻译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
大凡不廉便什么都可以拿;不耻便什么都可以做。人到了这种地步,那便灾祸、失败、逆乱、死亡,也就都随之而来了;何况身为大臣而什么都拿,什么都做,那末天下哪有不乱,国家哪有不亡的呢?
课文翻译
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然而在这四者之间,耻尤其重要。因此孔子论及怎么才可以称为士,说道:“个人处世必须有耻。”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耻,对可耻的事不感到羞耻,便是无耻了。”
课文翻译
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又说:“耻对于人关系大极了,那些搞阴谋诡计耍花样的人,是根本谈不上耻的。”其所以如此,因为一个人的不廉洁,乃至于违犯礼义,推究其原因都产生在无耻上。因此(国家领袖人物)士大夫的无耻,可谓国耻。
课文翻译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
我考察自三代以下,社会和道德日益衰微,礼义被抛弃,廉耻被掼在一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但是凛冽的冬寒中有不凋的松柏,风雨如晦中有警世的鸡鸣,那些昏暗的日子中,实在未尝没有独具卓识的清醒者啊!
课文翻译
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吾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
最近读到《颜氏家训》上有一段话说:“齐朝一个士大夫曾对我说:‘我有一个儿子,年已十七岁,颇能写点文件书牍什么的,教他讲鲜卑话,也学弹琵琶,使之稍为通晓一点,用这些技能侍候公卿大人,到处受到宠爱。’我当时低首不答。
课文翻译
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媿哉!
怪哉,此人竟是这样教育儿子的!倘若通过这些本领能使自己做到卿相的地位,我也不愿你们这样干。”哎!颜之推不得已而出仕于乱世,尚且能说这样的话,还有《小宛》诗人的精神,那些卑劣地献媚于世俗的人,能不感到惭愧么?
以下各书(篇章)作者
牧民篇
旧唐书
新唐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层次结构
第一段:开宗明义,直接揭示中心论点。
作者认为,礼义乃治人之***,廉耻乃立人之大节,若不廉无耻,则祸败乱亡会无所不至。
第二段:从历史的角度提出要提倡廉耻。
用例证说明时代需要“独具卓识的清醒者”。
第三段:顾炎武以《颜氏家训》为例,赞扬了颜之推遭时之乱而保持气节的义行,鞭挞了北齐士大夫丧失气节,奴颜婢膝,卖身求荣的无耻行径,并由此对明清易代之际那些“阉然媚于世”的大臣们,表示了愤怒的谴责,强调要做“独醒之人”。
分析课文
礼义廉耻,是中华民族可贵的道德传统。这篇短文分为三大段。第一段开篇即以《五代史•冯道传》所引管仲名言为全文张本,开宗明义,直接揭示中心论点。作者认为,礼义乃治人之***,廉耻乃立人之大节,若不廉无耻,则祸败乱亡会无所不至。
分析课文
而国家大臣若不讲廉耻,则将导致亡国。继而指出:礼义廉耻四者之中,“耻尤为要”,并用孔子“行己有耻”及孟子“人不可以无耻”的名言为例证,推断出“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的结论。
分析课文
顾炎武目睹明亡后,士大夫们纷纷屈节仕清,所谓“蓟门朝士多狐鼠,旧日须眉化儿女。生女须教出塞装,生男要学鲜卑语。”(顾炎武《蓟门送子德归关中》)对这种不讲廉耻、士风败坏之丑行深恶痛绝,称之为“国耻”。
分析课文
在第二段里,作者使用了比喻句呼吁时代需要“独具卓识的清醒者”。从历史的角度提出要提倡廉耻。
分析课文
顾炎武忠于明朝,反清复明之志至死不渝,故对士大夫们的仕清之举谴责鞭挞,这在今天看来,无疑有其时代与民族的局限。但他提倡“行己有耻”却绝对是正确的。
分析课文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灭吴雪耻;苏武冰天雪地持节牧羊,不辱使命,名扬青史。“知耻”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