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抹灰工程监理细则.doc

格式:doc   大小:120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抹灰工程监理细则.doc

上传人:Gebu 2022/7/7 文件大小:1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抹灰工程监理细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0
编号:监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工程






编 制 人:
批 准 人:
批准时间: 施工行为→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控制作业环境的防护→树立文明施工形象。
四、监理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质量控制目标:
为了确保本工程质量目标(鲁班奖)的实现,抹灰工程的各道工序必须严格控制,全面实行验收制度。每道工序均需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上道不合格的部位必须进行整改达到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严格把住施工程序关。
抹灰层表面应光滑、洁净、接槎平整、颜色均匀、无抹纹、分格缝和灰线条清晰美观,线条顺直。
护角、孔洞、槽、盒周围的抹灰表面应整齐、光滑,管道后面的抹灰表面应平整顺直。
抹灰层的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门窗阳角和墙、柱阳角应顺直整齐,表面光滑。
5
2、验收一般规定:
抹灰工程的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它设计变更文件。
材料产品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施工记录。
抹灰工程应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进行复验。
3、抹灰工程应对下列隐蔽工程项目进行验收
①抹灰总厚度不大于或等于35mm时加强措施。
②不同材料基体的交接处的加强措施。
③各种预埋线管、线盒、箱,其位置是否正确牢固,所有预留预埋已全部按设计要求施工完毕,无漏项。
④砼构件基层处理,对砼结构表面按缺陷的程度进行局部修整。
⑤界面剂与基层粘结性能良好、强度高,符合环保要求,无污染。
⑥拌制的砂浆具有良好的和易性能,随拌随用,禁止使用过时砂浆。
⑦室内抹灰应先做水泥砂浆护角而后再做墙面抹灰。
⑧当设计要求抹灰层具有防水、防潮功能时,应采用防水砂浆,按配合比掺加防水外加剂材料。
⑨各种砂浆抹灰层,在凝结前应防止快干、水冲、撞击、振动和受冻,在凝结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粘污和损坏,水泥砂浆抹灰层应保证在湿润条件下养护。
⑩ 顶棚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和各抹灰层交接处必须粘结牢固。
抹灰施工应分层进行。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应采取加强措施。当采取加强网时,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200mm,总宽度为400mm.
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抹灰层应无脱层、空鼓、面层无爆灰和裂缝。
一般抹灰工程质量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下表1
表1
7
项 次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普通抹灰
高级抹灰
1
立面垂直度
4
3
用2m垂直检测尺检查
2
表面垂直度
4
3
用2m靠尺和事塞尺检查
3
阴阳角方正
4
3
用直角检测尺检查
4、质量控制方法
采取巡视、检查、观察平行检查、工序检查、实测实量等手段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严格执行原材料进场见证取样送检制度。
严格检查拌制砂浆的原材料按配合比配料执行情况。
严格坚持检查验收程序,严格执行质量验收标准,坚持每道工序均进行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复检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事前控制:熟悉掌握工程质量控制的依据,由承包单位编制《抹灰工程施工组织方案》,审查承包单位有关技术准备、机械准备、材料准备、劳动力组织、操作工人的技术培训及技术交底、样板抹灰标准,审查承包单位编制的成品保护方案及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事中控制:加强配料监督和部位使用,禁止材料混用,严禁使用过期材料。
事后控制:对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督促检查施工单位对抹灰已完工程进行养护及时到位。加强防污染、防碰撞以及保护措施到位。加强实测实量检查工作,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施工工艺。
3、抹灰质量监理日常工作控制
①砂浆拌制的配合比控制→②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的使用部位→③砂浆的使用时间→④各部位的照明视线的保证→⑤顶棚原预留洞口封闭断水→⑥结合部位的处理→⑦做好施工检查记录→⑧检查成品养护合保护措施。
5、施工中主控项目
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应清理干净,不同材料基体的处理措施,并应提前喷水湿透。
对抹灰所用的材料的品种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的凝结时间合安定性复验应合格。
7
各种砂浆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进场施工用砂应为中粗砂,用前必须过筛 ,颗粒坚硬、洁净,无草根和杂质,砂的含泥量不超过3﹪。
⑤抹灰用的石灰膏的熟化期不应少于15天,罩面用的磨细石灰粉的熟化期不应少于3天
五、监理工作措施
1、平行检查。利用一定的检查或检查手段,在施工单位自检基础上,对重要的部位或对质量有怀疑的按照一定的比例独立进行检查和复验活动。
2、巡视。对正在施工的部位或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