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药物熏蒸加运动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观察.doc

格式:doc   大小:7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药物熏蒸加运动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观察.doc

上传人:apanghuang7 2017/6/8 文件大小:7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药物熏蒸加运动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观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药物熏蒸加运动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中药熏蒸配合运动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60 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中药熏蒸加运动功能训练组和单纯运动功能训练组, 两组各 30例, 同时治疗 3 个月, 采用修改的 Aswort h 痉挛评价表对治疗前后的痉挛程度进行评价, 并采用 GMF M 对治疗前后的大运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的肌张力治愈率为 % , 总有效率为 100% , 对照组治愈率为 % , 总有效率为 % ,两组在肌张力的缓解上有显著差异,治疗后较治疗前 GMFM 评分有所提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中药熏蒸加运动功能训练组较单纯运动功能训练组大运动评分高,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中药熏蒸加运动功能训练组和单纯运动功能训练组对痉挛性脑瘫的痉挛及大运动均有改善作用, 中药熏蒸配合运动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肉痉挛及大运动的改善作用更明显。【关键词】中医疗法; 体育和训练; 脑性瘫痪; 痉挛 2 痉挛型脑瘫为小儿脑瘫中最常见的一种, 由于患儿肌张力的异常增高, 使正常的运动发育受到影响, 导致异常姿势及运动的出现, 长期得不到缓解会形成肌肉的挛缩及关节的变形, 使脑瘫患儿的姿势及运动更加异常, 影响脑瘫患儿的康复。降低肌张力, 增加关节活动度, 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式, 促进正常运动的发展为治疗痉挛型脑瘫的基本原则, 本文对中药熏蒸配合运动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进行观察。 1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2004 年4 月~ 2006 年4 月在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童康复中心进行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 所有的患儿均根据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 儿童脑瘫诊断标准及分型标准[1] 纳入。采用 Aswort h 痉挛评价表及 GMF M 对治疗前的肌张力及大运动进行评定。按入院先后编号,单号纳入单纯运动功能训练组, 双号纳入中药熏蒸加运动功能训练组,两组各 30 例。两组的年龄、肌张力高低及运动评分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采用 Bobath 疗法进行相同时间 3 的运动功能训练, 由同一组治疗师执行治疗, 中药熏蒸加运动功能训练组的在运动治疗之前,进行 30 min 的中药熏蒸, 将我科配置的中药粉剂 50g (其中含巴戟天、杜仲、丹参、川芎、秦艽、桑枝、僵蚕、地龙、白术等 16 味中药)放入 JS-809 智能中药熏蒸仪中, 设定时间为 30 min , 设定温度为 41℃, 进行中药熏蒸。3 个月为 1 疗程, 两组均以 3 个月时的效果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评价疗效评价分为肌张力的评价及大运动的评价,肌张力的评价采用修订的 Asworth 痉挛评价量表[ 2], 疗效标准: 治愈: 肌张力达 0级; 显效: 肌张力降低Ⅱ级以上; 有效: 肌张力降低Ⅰ级; 无效: 肌张力未降低。大运动采用 GMFM 评估表[ 3] ,对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评总分。治疗前后的评价及计分由没有参加治疗的同组专业医生进行, 参与评价者在功能评价的认识和计分原则掌握上无明显差异。 统计学方法两组治疗前后的痉挛程度比较采用χ2检验, 两组疗效比较采用 Ridit 分析。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评分进行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