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西门子手机何以挥泪折戟中国市场
这个世界不是我们不明白,而是变化太快。
2005年6月7日,这是令业界跌破眼镜、难于忘怀的一天,这天台湾明基电通上演又一起“惊世骇俗”的“蛇吞象”,以无比优惠的条件收购德国商业巨人西门子,迫其签下“城下之盟”:依据协议,西门子以5000万欧元购入明基股份,成为策略股东,旗下手机部门资产完全移转至明基。明基获授权使用西门子品牌销售其手机产品线,为期18个月;BenQ-Siemens共同品牌手机使用权则为期5年。
裁员、卖掉手机业务,挥泪的西门子手机迷失在残酷的手机世界中,然而正当人们以为明基入主西门子会给老牌西门子带来新希望与曙光时,西门子似乎却是无丝毫止跌的迹象,而是越陷越深,一头扎到底了,也许再过几年,国人就再也看不到西门子品牌了。
2006年8月1日有消息说,全球手机大厂最新二季财报相继出炉,尽管国内市场前3名仍由诺基亚、摩托罗拉及三星所把持,然第四大厂排名之争却出现微妙变化,索爱在2006年第二季再度挤下LG,跃居第四。相比索爱与LG在第四及第五名之间的激烈拼斗,在2006年初誓言重返前5大手机厂的明基西门子,在经过3个季度的整合期、并推出双品牌产品约半年以来,似乎仍旧处于过渡期,不仅早已退出第四名之争的战局,市场占有率更仅达索爱及LG的一半左右,挤进前5大的目标似乎愈来愈遥远。
尽管明基第二季财报尚未公布,但明基已表示,明基第一季手机出货量仅700万部,第二季出货量也恐怕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明基也许将连续第四季亏损。而明基增长缓慢,必将加速西门子的流失。
按转让协议,从2006年开始,单独的BenQ、Siemens手机将逐渐在市场上消失,全部前台资源都将倾注在BenQ-Siemens双品牌上。但是很有可能,明基决策层不会等5年那么长时间,在不到五年内就会甩掉西门子这一“烫手的山芋”,在恰当的时机就会主推出其“亲儿”BenQ这一自主品牌。
窥一斑可以知全豹。也许通过几组简单历年数据变化,可以看出曾经风光无限的西门子手机的落魄历程。
1986年,当西门子推出第一款手机——重达19磅的C1时,那时明基刚刚诞生两年,当时西门子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13%,位居第三位。
2001年以来,伴随着全球市场份额的持续下滑,西门子全球市场开始亏损。
2004年财年三季度,西门子手机在华业务首次出现亏损,此后一发而不可收。这年传出了裁员和重组的消息。虽然2004年西门子仍是全球第四大手机厂商,%%,远落后于市场领导者诺基亚的31%;
2005年一季度,%,将第四的位置拱手让给了韩国LG,与索尼并列第五。2005年财年,。
裁员、卖掉手机业务,签下“城下之盟”,挥泪的西门子手机迷失在残酷的手机世界中,究竟它经历了中国市场怎样的彷徨,又如何错失了一个个发展壮大的机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看似坚不可摧、叱咤风云的德国战车——西门子手机屡走麦城,折戟中国?
残酷手机市场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从2004年上半年开始,国内手机市场竞争已异常激烈,僧多粥少十分饱和了,开始进入拐点,面临冰火两重天的境地,而到2005年,手机厂商似乎更难过了,不少厂商兵败如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