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全国统一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第一册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一、定额内凡以设备重量(吨) 为计量单位, 或以设备重量范围划分时, 均以设备的铭牌重量为准; 如无铭牌重量, 则以产品目录、样本、说明所注明的净重量为准。二、计算设备重量时, 除定额另有规定者外, 均包括随主机供货的、与设备联体的电机、屏盘、安全罩、平台、梯子、栏杆、支架以及设备本体第一个法兰以内的管道等全部重量。三、泵、风机安装 1 、按不同类型分别以“台”为计量单位,以重量范围划分子目。 2 、直联式的泵和风机,以本体和底座的总重量计算。 3 、非直联式的泵和风机,以本体和底座的总重量计算,不包括电动机重量, 但已包括电动机安装。四、压缩机安装 1、按不同类型分别以“台”为计算单位, 以重量范围划分子目。计算重量时, 按下列不同型号分别计算。(1) 活塞式 V、W 型及扇型压缩机、压缩机组, 按同一底座上的主机、电动机、仪表盘及附件、底座等的总重量计算。(2 )立式及 L 型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不包括电动机等动力机械重量。电动机另执行电动机安装定额。(3 )往复式 D、M、H 型对称平衡压缩机,按主机、电动机及随主机成套供应的附属设备的总重量计算。但附属设备和管道安装另行计算。第二册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一、变压器及配电设备 1、变压器安装及干燥, 按不同电压等级、不同容量分别以“台”为计量单位。 2 、变压器油过滤,以“吨”为计量单位,其计算方法如下: (1 )变压器安装,定额内未包括绝缘油的过滤。需过滤时,可按制造厂提供的油量计算。(2) 油断路器及其它充油设备的绝缘油过滤, 可按制造厂规定的充油量计算。计算公式: 油过滤数量(吨) = 设备油重(吨) *( 1+ 损耗率) 3 、断路器、负荷开关、电流互感器、耦合电容器、阻波器、电力电容器的安装以“台”为计量单位。 4 、隔离开关、熔断器、避雷器、电抗器的安装,以“组”为计量单位,每组按三相计算。 5 、结合滤波器的安装,以“套”为计量单位。每套包括结合滤波器和单极刀闸安装;不包括抱箍、钢支架、紫铜母线的安装,另套本册定额相应项目。 6、支持电容器、阻波器等到高压设备的安装, 定额内均不包括绝缘台的安装, 应另按施工图设计套用相应项目。 7 、成套高压配电柜的安装,以“台”为计量单位。未包括基础槽钢、母线及引下线的配制安装。 8、配电设备安装的支架, 抱箍及延长轴、轴套、间隔板和配电箱(板), 按施工图设计的需要量计算。二、母线、绝缘子 1 、悬式绝缘子串安装,指垂直安装的提挂跳线、引下线或阻波器等设备用的绝缘子串, 按单、双串分别以“串”为计量单位。耐张绝缘子串的安装, 已包括在软母线安装定额内。 2、软母线安装, 指直接由耐张绝缘子串悬挂的部分,以“跨/ 三相”为计量单位。设计跨距不同时,不得调整。导线、绝缘子、线夹、弛度调节金具、均压环、间隔棒等,均按施工图设计用量计算。 3、软母线引下线安装, 指由 T 型线平或并槽线夹从软母线引向设备的连接线, 以“组”为计量单位, 每三相为一组; 软母线经终端耐张线夹引下( 不经 T 型线夹或并槽线夹引下)与设备连接的部分均执行引下线定额,不得换算。 4 、两跨软母线间的跳引线安装,以“组”为计量单位,每三相为一组。不论两侧的耐张线夹是螺栓或压接式,均执行软母线跳线定额,不得换算。 5 、设备连接线安装,指两设备间的连接部分。不论引下线、跳线、设备连接线,均应分别导线截面,按三相为一组计算。 6、使用两根导线连接的引下线、设备连接线、跳线, 均按 2*1400 mm 2 以下定额执行。 7 、组合软母线安装,按三相为一组计算。跨度(包括水平悬挂部分和两端引下部分之和) 系以 45 米以内为准, 如设计长度超过 45 米时, 可按比例增加定额材料量, 但人工和机械不得调整。导线、绝缘子、线夹, 按施工图设计需用量加定额规定损耗量计算,计价后列入材料费内。 8 、软母线安装预留长度按表 1 规定计算。 9、硬母线包括带型、槽型、管型母线安装,以“米/ 单相”为计量单位。管型母线引下线的配制,按三相为一组计算。 10 、钢带型母线安装,按相同规格的铜母线定额执行,不作换算。 11 、封闭母线安装,以“米/ 单相”为计量单位;重型母线,以“吨”为计量单位。 12 、硬母线配制安装预留长度按表 2 规定计算。表2 单位: m/ 根序号项目预留长度说明 1 带型母线终端 从最后一个支持点算起 2 带型线纯母线与分支线连接 分支线预留 3 带型母线与设备连接 从设备端子接口算起 4 多片重型母线与设备连接 从设备端子接口算起 5 槽型、管型母线与设备连接 从设备端子接口算起 6 槽型、管型母线终端 从最后一个支技点算起 7 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