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起重机事故案例
2014年4月
事故的原因与特点
一、事故原因分析
人的不安全因素:由于设备操作人员安全责任意识淡薄,未经培训或无证上岗。操作技能差,不按操作工艺操作。
如:
2014年4月
事故的原因与特点
一、事故原因分析
人的不安全因素:由于设备操作人员安全责任意识淡薄,未经培训或无证上岗。操作技能差,不按操作工艺操作。
如:,对被吊物品荷载不了解等,导致作业人员违章指挥或违规操作;
主要体现:
•作业流程:作业时,无证或培训不足,思想麻痹,技能不足,不注意安全防护;不按工艺操作或操作不当,习惯性违章、蛮干;与指挥人员配合不足,不遵守劳动纪律等;
•工作地点:建设工地的设备维护或拆卸;港口码头、物流场所交叉作业;
二、起重机械事故特点分析
管理因素:起重机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意识缺失,安全管理不到位,施工工艺执行不力,现场作业管理混乱,未按规定非法使用设备等管理不善事故;
主要表现在以下二方面:
:
企业法人缺少安全责任意识,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缺失,缺少技术人员。
违规雇佣无证人员上岗,企业培训教育不足。
设备检修维护不足、缺少更新改造或非法安装、使用设备。 施工作业现场缺少明确作业方案,技术交底或执行不力等。
:
层层转包建设工程施工工地,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为赶工期超负荷作业。
三、起重机械事故特点
物的不安全状态:由于起重机械设计不规范,制造安装质量差,改造、检维修不到位,导致设备存在隐患,出现如钢丝绳断裂,减速机轴断裂、制动失灵,电气控制故障等事故;
主要表现:
:有的设计单位缺少对核心技术的理解;技术数据不足,计算深度不够;整机部件选型不当或匹配不合;材质选用不当,安全保护装置设置不当或不完整,甚至违反安全规范要求。制造过程缺少工艺控制,型式试验不完善,现场安装质量差,设备维护检修、更新改造不足。
:强度结构件规格不够;电气控制回路不合理,减速机、回转轴承等部件质量差;焊缝质量偏差;缺少限位、限速装置;钢丝绳、制动器、电气控制部分等失效老化。
案例一:上海某船厂717事故
2001年7月17日上午七时许,600吨造船门式起重机吊装工地,因吊装时擅自解开刚性腿一侧缆风绳,导致整体垮塌,36人死亡。
案例二:
2008年5月30日凌晨,上海某船厂二台600t×170m的造船门式起重机在0点23分18秒时在联吊船体分段作业过程中突然倒塌。两台机的三名司机在事故中死亡。
智能激光防撞系统
案例三:
2009年8月19日16时40分左右,位于嘉定区封杨路555号的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三航局”)上海嘉定制梁场内,一台 10吨的门式起重机在突发的强风中发生滑动,移出轨道并倾覆,造成4名员工死亡,3人受伤。
缩进未夹紧状态
造成起重机倾覆的原因有以下几个因素:
根据对起重机倾覆的动力原理计算,得出导致起重机倾覆的最小风力应该大于8~9级平均风速,此时的风力状况下应当是禁止起重机作业的。
起重机的大车行车制动器没有按照规定要求调整到有效工作状态,使得起重机初始移动时无制动力;
起重机夹轨器无操作方向标识,容易使操作人员操作失误或者延误操作时间;
起重机轨道未设置轨道终端止挡装置使得起重机滑出轨道。
当操作人员离开起重机时,应该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夹轨器夹紧作业,从事故现场分析,事故时起重机夹轨器没有夹紧导轨。
案例四:山东一起起重机事故
2008年12月30日中午,蓬莱市区以西京鲁船业的正在调试中的600吨造船门式起重机因刚性腿与柔性退不同步约7m而突然倒塌。一名吊车司机在事故中不幸死亡。
案例五:石洞口电厂2400tm塔机事故
2008年10月14日,因回转支撑质量问题导致起重机旋转部分坠地,二名驾驶员死亡。
案例六:江苏某船厂一台900吨门式起重机事故
2011年8月2日下午六点左右,大风突袭,该船厂一台900TX201M造船门式起重机刚性腿滑移出轨,未造成人员伤亡。
谢谢大家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