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结构化面试
结构化面试,也称标准化面试,是相对于传统的经验型面试而言的,是指按照事
先制定好的面试提纲上的问题一一发问,并按照标准格式记下面试者的回答和对他的
评价的一种面试方式。
面试既是对招聘方的考验也是对应聘,
又不至于过于增加面试成本。一般来讲,每个应试者都会有些应对面试的心理准备,
而他们的心理警觉期在20-30分钟之间,如果超过这个时间段,人的心理警惕度
会降低,因此,面试时间较长对发现问题比较有利。每人每次的面试时间可安排在连
续40分钟以上,如果可能的话,公司可安排几轮面试。
(4)面试人员的协作分工。参与面试的人员包括:人力资源部的人员、用人部
门的人员,有时还需要有顾问专家的加入。人力资源部的人员负责工作、学习经历、
薪资、福利,求职动机等一般事项的考察;用人部门的人员负责技能、知识,工作经
验等专业业务方面的考察;顾问专家则针对特殊项目进行考察。
2.结构化面试过程中,有效信息的获取、传递
面试人员适度诱导应聘者提供与工作相关的信息。面试人员在提问时,应对求职
者的回答采取开明接受的态度,定期地发出信号,点头、微笑等以表明对求职者的谈
话很感兴趣。面试人员还应控制面试的进度,确保在合理的时间内回答问题。在有必
要了解具体情况时,可让求职者作出详细的描述。
面试人员应提供关于组织和工作的恰当信息,一般在求职者的必要信息已被全部
收集后进行,这包含着积极和消极的信息。面试人员应诚实地回答求职者所提及的关
于组织和工作的任何问题,这将有助于选聘过程的双向选择。
3.面试成绩的评定及统计
面试结束后,可通过最终评分法或一问一评法对成绩加以评定,可以采用按预定
标准将得分简单相加以得出分数,或按反映每个属性的相对重要性(在工作分析中具
体规定了每个属性的相对重要性)对得分进行加权求和以得出分数,也可以按照面试
人员的权威程序对得分进行加权求和以得出分数。
在按照工作所需要的每一属性来评价求职者时,不仅要比较总体的得分,而且还
应关注属性是否具有可补偿性。也就是说,有时某类属性的高分可以补偿另一种属性上的低分;有时某一方面的熟练精通并不能弥补另一方面的不足,如:缺乏与人和谐
共处的能力,足可以取消候选人的申请资格,而不管其他能力的状况如何。
4.对面试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许多研究者认为,一个称职的面试人员是通过经验的积累而产生的。但是,在有
经验的面试人员之间,对面试结果也常常会出现争议,尤其是传统的非结构化面试,
突出表现了对面试结果的不一致性和主观性,而对面试人员进行培训是减少偏差的有
效途径。
对面试人员的培训重点应放在:改善受训人员的提问技巧、面试的组织、提供支
持、建立和谐的相互关系、倾听的技巧以及掌握相关资料的能力,各种实践手段、讨
论、演示、反馈能力的培训。经过培训后,可以把这些差异限制在最低的程度,从而
提高面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鼓励面试人员遵循最优化的程序,以使偏见和误差出现
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5.结构化面试的效果评估及改进
结构化面试结束后,还需对选拔效果进行评估。对所选聘的人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
以测评面试中的结果与实际的业绩是否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