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5
文档名称: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ppt

格式:ppt   大小:4,756KB   页数:1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ppt

上传人:放射辐射 2022/7/8 文件大小:4.6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5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纸上选线特点
优点:① 野外工作量较小;
② 定线不受自然因素干扰;
③ 能在室内纵观全局,结合地形、地物、地质条件,综合平衡平、纵、横三方面因素,所选定的路线更为合理。线半径数
5)回头曲线数
6)与既有道路及铁路的交叉数目(包括平交和立交)
7)限制车速的路段长度(指居住区、小半径转弯处、交叉点、陡坡路段等)
§ 路线方案比较 (量)
1)土石方工程数量
2)桥涵工程数量
3)隧道工程数量
4)挡土墙工程数量
5)征地数量及费用
6)拆迁建筑物及管线设施的数量
7)主要材料数量
8)主要机械、劳动力数量
9)工程总造价
10)投资成本效益比
11)投资内利润率
12)投资回收期
(2)经济指标
§ 路线方案比较
(1) 搜集与路线方案有关的资料。
(2)先在小比例尺的地形图上,结合搜集的资料,初步研究各种可能的路线走向。经多种方案的比选,提出哪些方案应进行实地踏勘。
(3)按室内初步研究提出的方案进行实地调查,连同野外调查中发现的新方案,都必须坚持跑到、看到、调查到,不遗漏一个可能的方案。
(4)分项整理汇总调查成果,编写方案比较报告。
§ 路线方案比较
§ 平原地区公路选线
(1)自然特征
平原(plain terrain)主要是指一般平原、山间盆地、高原等地形平坦地区。
地形特征: 地面起伏不大,一般自然坡度都在3度以下。
地物特征:
① 一般多为耕地,且分布较多的各种建筑设施,居民点较密,交通网系较密;
②农田水系渠网纵横交错;在城镇区则建筑、电讯管网密布;
③在天然河网、湖区,还密布有湖泊、水塘和河岔。
地质和水文条件:
①一般不良地质现象较少,偶有软土和沼泽地段。
②往往排水较困难,地面积水较多,地下水位较高;
③河流较宽,比降平缓,泥沙淤积,河床低浅,洪水泛滥宽。
§ 平原地区公路选线
(1)自然特征
1)平原(plain terrain)--主要是指一般平原、山间盆地、高原等地形平坦地区。
2)地形特征: 地面起伏不大,一般自然坡度都在3度以下。
3)地物特征:
① 一般多为耕地,且分布较多的各种建筑设施,居民点较密,交通网系较密;
②农田水系渠网纵横交错;在城镇区则建筑、电讯管网密布;
③在天然河网、湖区,还密布有湖泊、水塘和河岔。
4)路线特征
平面线形顺直,以直线为主体线形,弯道转角一般较小,平曲线半径较大,在纵面上,坡度平缓,以低路堤为主。
§ 平原地区公路选线
§ 平原地区公路选线
(1)以平面为主安排路线
既要使路线短捷顺直、又要注意避免过长的直线,可能条件下多采用转角小、半径大的长缓平曲线线形。
(2)正确处理路线与农业的关系
① 占用田地要与路线的作用,对支农运输的效果、工程数量及造价、运营费用等方面因素全面分析比较确定。
② 注意处理好路线与农田水利的关系。
③ 注意筑路与造田、护田结合。
④ 路线布置要尽可能考虑为农业服务。
§ 平原地区公路选线
§ 平原地区公路选线
§ 平原地区公路选线
§ 平原地区公路选线
(3)处理好公路与城镇关系
① 干线公路,避免直穿城镇、工矿区和居民密集区,以减少干扰。“近村不进村,利民不扰民”。
② 支线公路,经地方同意可穿越城镇,但保证有足够的视距和行车道路宽度(应考虑行人的需要)和必要的交通设施。
③应尽量避开重要的电力、电讯及其它重要的管线。
④ 注意与铁路、航道、机场、港口及已有公路等交通运输配合,以发挥交通运输的综合效益。
§ 平原地区公路选线
(4)处理好路线和桥位的关系
① 大、中桥位原则上应服从路线总方向并满足桥头接线的要求,桥路综合考虑;
② 小桥涵位置原则上应服从路线走向;
③ 路线采用渡口跨河时,应在路线基本走向确定后选定渡口位置。渡口位置要注意避开浅滩、暗礁等不良河段、两岸地形要适于码头修建。
§ 平原地区公路选线
§ 平原地区公路选线
(5)注意土壤水文条件,确保路基稳定
① 在低洼地区布线时,应尽可能在地势较高处布线;
② 路线通过排水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