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一致因素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一致因素分析.doc

上传人:小泥巴 2022/7/8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一致因素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一致因素分析
郑安民 摘要:血型是人类血液以血型抗原为表现形的遗传性状,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是红细胞的两大血型抗原抗体系统,在临床输血和血液遗传学研究上有重要意义。血型鉴定(blood typing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一致因素分析
郑安民 摘要:血型是人类血液以血型抗原为表现形的遗传性状,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是红细胞的两大血型抗原抗体系统,在临床输血和血液遗传学研究上有重要意义。血型鉴定(blood typing)是临床输血的首要问题,正确的血型鉴定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前提条件。临床常用的血型鉴定方法有盐水凝集法和凝胶微柱法。盐水凝集法因简单易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又分为玻片法和试管法,结果在实际操作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ABO血型;正反定型;原因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23-01

血型由血型基因决定,是血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 在临床输血和血液遗传学研究上有重要意义。输血安全是临床输血的首要问题,正确的血型鉴定(blood typing)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前提条件。此文笔者就临床血型鉴定的经验和体会进行简单交流。血型是以血液抗原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遗传性状,一般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我们平常所称的血型泛指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这两种血型系统不合极易造成输血反应,所以ABO血型鉴定的准确性是十分重要的。而血型鉴定的过程中会有某些干扰因素造成一些假象,如血液中含有较高的冷凝集素或自身免疫性抗体,使受检者红细胞上的抗原减弱等因素,造成血型鉴定假阴性或假阳性反应,病人血清或血浆中的白细胞过多,堵塞了凝胶间隙,从而影响了红细胞的沉降,造成假阳性等。从而出现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情况,在这里我们浅析一下影响因素。
1. 新生儿:6个月以内的婴儿抗体多来自母亲,自身血型抗体效价又低,反定型时可能不凝集或凝集很弱,所以不宜做反向定型。
2. 老年人:随年龄增长老年人抗体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造成鉴定困难。
3. 白血病、淋巴瘤及使用免疫抑制药患者、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4. 被检红细胞凝集力减弱,如A 2 、A 2 B等亚型红细胞抗原性弱或由于恶病质病人,如白血病、某些恶性肿瘤使A或B抗原变弱,新生儿红细胞血型抗原形成不足等。
5. 全凝集与多凝集红细胞:红细胞被细菌污染,细菌酶消化了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暴露出T抗原而被激活,正常人红细胞上有T抗原,血清中有抗T,但因红细胞表面存在的唾液酶T抗原无活性,当红细胞被细菌污染后,使红细胞与多数人血清凝集称为多凝集,如与所有人血清都凝集称为全凝集。对这两种疑为全凝集或多凝集红细胞时,用多份AB型血清加以证实,因此种现象与AB型血清也发生凝集,应重新抽血,用标准的定型方法来测定患者准确血型。
6. 获得性B表现,某些肠道杆菌感染的患者,由于细菌等引起的获得性类B抗原,易产生假阳性结果,A型患者出现类B可判为AB型,O型错判为B型,此种现象当病情好转类B即消失。
7. 某些疾病如肝病、肾炎因患者血清中白蛋白含量低而致球蛋白含量相对或绝对性增高,多发性骨髓瘤因患者血清中病理性球蛋白增加易形成钱串状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