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学反思和评价
一、对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的认知
湘教版的这套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较旧教材而言做到了文字更简洁、生动图文并茂呈现形式活泼多样。与以往的教科书比较新课程的名词、概念出现得少了结论性的叙述少了“读图思考”“活动”“阅读”和力较差,后来提高的速度也非常快,并且能够扎实地掌握和应用读图的步骤要求,去阅读更多自己感兴趣的地图,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4、学习基础和读图习惯:从高一第一天上课开始,从简明的地图开始,地理教师都会教给学生读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针对专门类型的地图提出专门的读图要求。经过3年的学习,学生的读图习惯得以逐渐养成,学习地理的能力能够不断提高。但是,学生由于学习基础薄弱,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难以做到一贯连续性,因而看到简明的地图时,大多数学生往往可以说出简要信息,但之后教师要求进一步思考其他相关信息时,则表现出不肯继续思考的状态,只满足于说出一条信息。
5、教师的影响:每个地理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了解学生,成为学生喜欢的地理教师,学生就会喜欢地理课堂,从而对地理学习和读图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增强学:有极其个别的学生,只能看懂学习过的地图,只要图示稍微有一点改变,或者是隔一段时间没有接触旧图,就茫然不知。甚至有的学生,除了景观图以外,一点都听不懂看不懂其他的地图。
7、学习成就感:在教学中发现,不论是因为性别、兴趣、或者教师夸赞等等别的原因,学生投入了小小的精力去学习地理,即使是偶然的机会能够回答出地理课堂上的问题,能够提高哪怕一点点的地理成绩,最终的结果都使得这部分学生对地理学习充满了热爱和热情,获得一定地理学习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能够促使学生学会地理,同时对平时不感兴趣的地图的兴趣和思考也进一步大大增强了。良性循环地学习过程,促使学生从读图中能获得更高的答题正确率,提高地理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三、提高学生读图能力教学对策探讨
1、认识学情,帮助、鼓励学生,耐心教给学生地理读图的步骤
老师有时会对解不开题的学生失去耐性:“动动大脑啊!”动动大脑?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没见过学生在听从这个命令之后能够解决了问题的。“自己再看一遍”也是,“这不都讲过多少遍了”也是。学生们常会鼓起勇气向老师求助,希望老师帮助解决某个问题,这些命令多少让学生受到惊吓,不敢回答老师说:“喂,这位老师,我已经看了12遍了,就是看不懂才问你啊。我需要帮忙啊!”。身为师长的我们,不该常用无意义的指示来搪塞遭遇困难的学生,我们可以为学生耐心指出解决问题的流程,在看图读图方面慢慢教会学生针对不同类型图像的读图步骤和方法,逐步解决问题。不论是怎样程度的学生,都尽量耐心给予指导和帮助。
2、关注学生基础,充分利用读图开展课堂教学,增强地理学习的成就感
学生畏惧地理或者对地理学习不感兴趣,结果对读图也没有什么兴趣。因此,想要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最重要也最根本的任务是消除学生地理学习的恐惧心理。
3、引导学生绘图,构建清晰的心理地图和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在读图过程中进行绘图,会给学生脑海中留下更深刻清晰的印象。本来学生就比较热爱绘画,只要是不太复杂的地图,都尽量地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一边绘制一边分析。让学生做到心中有图,且能绘制简单的地图,从而通过绘图搞清楚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