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4
文档名称:

经济法课件.ppt

格式:ppt   页数:36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经济法课件.ppt

上传人:doc2088 2014/12/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经济法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经济法课件
第一章法律理论基础
第一节法律制度的基本功能
一、法律规范
(一)法律的概念
法律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总和。
广义的法律,指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各种法律、法令和法规。
狭义的法律,特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通过的法律。
行为规范是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
如道德规范、风俗规范、宗教规范、各种社会团体的规章、法律规范等。
法的特征:
(1) 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       国家制定形成的是成文法,国家认可形成的通常是习惯法。 (2)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3)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4)法律规范通常用官方正式文件公布,具有权威性、稳定性与普遍性。
(二)法律规范的类型和作用
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通过规范社会关系主体的行为,建立并保持理想的社会生活秩序。因此,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模式、标准或方向。法律规范分为任意性规范、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1、任意性规范(授权性规范)
是规定人们可以为一定的行为或者不为一定的行为,以及可以要求他人为一定的行为或者不为一定的行为的法律规范。
2、命令性规范(义务性规范)
是规定人们必须积极作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范。
3、禁止性规范(义务性规范)
是规定禁止人们作出一定行为或者必须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范。禁止性规范也可以说是一种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的区别在于:义务性规范是设定作为义务,禁止性规范却是设定不作为义务。
(三)法律规范的制定与实施
国家运用法律管理社会是否有效率,取决于法律制定和实施诸环节(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立法
立法是通常指特定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程序,制定或者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活动。 我国当今法学中,对“立法”一词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理解。
从狭义的解释来看,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立法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制定法律这种特定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从广义来看,立法就是国家专门机关遵循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的意志,根据一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从而创制、修改和废止法律的专门活动。
立法程序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在创制、修改、补充和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法定步骤和方法。 我国现行的立法程序: (1)提出法律议案,即享有法定权限的国家机关和个人向立法机关提出有关法律议案或制定修改、补充、废止某项法律的提议。 (2)审议法律草案,即立法机关对列入议事日程的法律议案进行审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