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会亲子沟通,正视孩子成长
——六年级第一课《正视孩子长大的现实》
设计者苏州市实验小学顾婷
教学内容:《苏州家庭教育家长读本》小学六年级分册第一课教学目标:1、使家长明确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性。
2、指导家长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方法策略。
一、故事引导
1、引语:其实有效的沟通和有沟通障碍的,会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2、故事一: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这个故事给我们以思考:当我们给予他人以尊重、理解和欣赏时,你就启动了他人心灵的力量,赋予了他人自我修正的空间。事情本无对与错,你用积极的思维去和他沟通时,你
就在所有的经历中在彼此心中种植了美好的记忆!
3、故事二:小雪是六年的学生。晚上,她打开电视等着看最喜欢的电视剧。“你作业都没有做完就来看电视,去做作业
!”小雪的父亲厉声责令女儿,但小雪还是继续看起了电视。见女儿如此不听话,愤怒的父亲走到墙角,一把扯开了电视机的光纤插头,小雪见状又固执地重新将插头插了上去……小雪的父亲勃然大怒,直接把线剪断了。痛哭的小雪跑回了自己的卧室。当母亲去找女儿时,发现坐在电脑桌前的小雪全身发冷,旁边放着“毒鼠强”的包装盒。
这个真实的故事也引发我们深刻的思考:小雪的父亲是个没有文化的人,从来不懂得什么叫沟通,“一出现问题就只知道打和骂!一生气就丢女儿的书”。他根本就没有想到女儿会服毒自杀,“这个时代全靠知识生存吃饭,我一辈子都是吃了没文化的亏了,不想女儿再这样了。”小雪的父亲出发点是为了女儿的未来着想,但没想到却是这个结果。对于这些十来岁,处于叛逆时期的孩子来说,如果出现和家人沟通不畅,或者情绪没有得到适当的宣泄,堆积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必然爆发。
二、明确意义
1、其实,刚才我们讨论的都说明一个问题,亲子沟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良好的沟通与青少年的学业成就、自尊和心理健康成正相关,而与青少年的孤独、抑郁成负相关。国外有人对14~15岁的亲少年与他们父母亲之间的沟通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亲子沟通与亲少年的问题行为有显著的负相关(r=-~-)。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子沟通时与亲少年良好的社会适应联系的,而不良的亲子沟通是与亲少年不良的社会适应甚至是严重的问题行为联系在一起的。
2、沟通还有利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美国儿童心理研究所得劳伦斯研究员,花了3年的时间,了解近3万名学生,他发现:肯和父母进行思想交流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较好,很少染上坏习惯。
3、请家长们谈一谈,你觉得亲子沟通的重要性有哪些?
4、总结:是的,亲子沟通是孩子成长的基础,是密切亲子关系、形成良好家庭氛围的桥梁。
(1)亲子沟通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