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成都市青羊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 2007-2020 )
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政府
第一章规划背景 11
一、发展基础 11
(一)经济结构实现了向服务经济的转型 11
(二)服务业产业特色和优势日趋明显 22
(二)加快服务业紧缺人才培养 4040
七、加强区域合作 4040
(一)围绕中央商务区建设,加强城区合作 4040
(二)围绕“总部+基地”,强化区域分工合作 4141
(三)围绕资源整合,推动跨区域发展 4141
八、提升城市形象 4141
(一)导入城市形象识别系统 4141
(二)加大区域形象营销力度 4141
附 1:青羊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重大项目规划表 4242
附 2:规划编制的依据文件清单 4545
成都市青羊区服务业发展规划
(2007—2020)
服务业是是衡量现代社 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是 加快城市化进程和提升中心城市竞争 力的巨大引擎。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发挥中心城区比较优势、增强城区
综合服务功能、提升青羊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青羊推进统筹城
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增创青羊区 服务业新优势,特编制《成都市青羊区服务业发展规划 (2007—2020) »o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一)经济结构实现了向服务经济的转型
1990年以来,青羊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均在70%
以上,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三次产业结构。2006年,青羊区人
土匀GDP!±到6000美元,服务业增加值达到 、占全区 GDP 的比重达 %,服务业税收地方实得占全区地方税收的比重达 %,%o服务业已经成
为青羊经济结构中的主要支撑力量,财政收入的主要税源, 吸纳就业
的主要载体,标志着青羊区已经进入服务经济主导的加速成长阶段。
专栏1服务经济含义
服务经济是脱胎于工业经济的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是指一个区域
的生产从以农产品或者工业品生产为主,转向以服务产品生产为主,服务业成为 社会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产业,不断从服务产业群里“溢出”新兴产业,使产业 结构整体呈现日渐“软化”的趋势,服务经济的基本标准是服务业的增加值在国 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超过60%或者服务业中的就业者在整个国民经济
全部就业者中的比重超过 60%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应该明显超过一、二产 业。2004年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球 GDP勺比重已经达到68%因此也有学者参
照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标准认为衡量服务经济的基本标准应该提高到70%Z上。按
以上标准衡量,青羊区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或基本进入服务经济阶段。
(二)服务业产业特色和优势日趋明显
2006年,金融、现代商业、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增加值占全区 GDP比重达到47%呈现传统服务业与新兴服务业共同 发展的格局。成都CBDt羊辖区内的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保险机
构地区总部分别占全市的80% 60%具有显著的金融业集聚发展优
势。青羊辖区内文化旅游资源总量占全市文化旅游资源的三分之二, 2006年全区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占 %,具有文化 旅游产业发展的扎实基础。正在改造提升的太升南路通讯专业市场、
“骡马商圈”和新兴的工业总部基地等,将形成青羊服务业发展的新
亮点。
(三)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创新
近年来,青羊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
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公司化推进,紧紧依托市场“魔杖”,较好 地破解了 “钱从哪里来”的发展难题,积累了市场主体办园区等宝贵
经验,在打造投资平台、撬动社会资金、推进中央商务区旧城改造、 都市工业总部基地建设和绿地建设等服务业重大产业化项目方面取 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锻炼和培养了一支驾驭市场 经济、领导科学发展、敢闯敢试、敢担风险的干部队伍。
(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社会基础更加扎实
青羊区综合竞争力位居全省 181个区(市)县第二,城乡收入差 距缩小到了 1: ,远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公共服务体系不 断健全,初步形成了以教育、卫生、就业、社保、救助、文化等“六
个满覆盖”为特色的城乡居民终生福祉体系。 青羊“均衡发展、 人民
满意”的教育、 “均衡、 为民、 特色”的卫生等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实
践,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受到中央、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成功创
建了“比较充分就业城区”, 全区96%以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向
非农产业转移就业, 初步破解了“人往哪里去”的难题。 基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