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绘画与心理健康教学内容.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绘画与心理健康教学内容.docx

上传人:国霞穿越 2022/7/9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绘画与心理健康教学内容.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品文档
社会上出现了“画心情”活动,主要目的是让个人检视自己的情绪,思考自己遇到困难挫折时如何面对和解决。当真正遇到问题时可加强挫折承受力。以绘画表达心情是一个很好的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青少年从小掌握这种方法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画董氏基金会心理卫生组主任叶雅馨说:“孩子的父母在看到孩子的画作时,会想到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并反思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同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孩子们的作品也能反映出他们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台湾万里国小10岁的连培誉同学作品的题目是《接近大自然》,画的是两个男孩站在山前的小河旁大声喊叫,他说:“心情不好时接近大自然是很不错的。听听鸟叫声,看看美丽的风景,然后对着高山大叫一声,心情一下子就变好了!”唱歌、弹琴、走进大自然、养宠物等等,孩子们排解忧郁情绪的方法不一而足。[6]
精品文档
绘画对成年人的帮助也是很大的,被广泛用于消除心理紧张、解除人为的一系列心理机能障碍。1915年9月,邱吉尔正当不惑之年,却被免去海军大臣的职务,心情十分沮丧。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迷恋上了绘画,并因此而振作,瓜此,绘画尤如伴侣”,陪着他走完了一生。这以后的1921年,邱吉尔的母亲去世,3岁的女儿也不幸天折;1929年至1939年邱吉尔离任首相职务;1945年,他又在大选中落选。一次次的打击,一次次地受伤害,是绘画抚平了他心灵的创伤。邱吉尔说:“如果不是绘画,我几乎活不下去,我无法承受这些打击。”[3]
书画作为一种艺术,有着调倩趣、悦身心、丰富生活的精神寄托作用。欣赏绘画作品同样使人心情舒畅,积极向上,促进身心健康,战胜疾病。据(芭溪渔隐丛话》载:宋代词人秦观在汝南为官Bit,曾患有慢性胃肠炎,经久未愈。一曰,友人高符仲采访,拿出一幅唐代诗人王维所绘的(辆川图》对他说:“若常观此画,病一定能治好。”秦邓叫名此画放于卧室枕上,时常欣赏。每当看到这幅图画时,他就仿佛进入画中的美境,犹如亲身游历其间,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经过几曰的“画中游”,胃肠不适的症状一扫而光,病逐渐痊愈。[3]
同时,我们可以利用绘画对人的心理问题作出诊断:如下表1所示⑵:
[1]国外近10年也有很多应用绘画作为心理干预手段有许多应用性研究,发现绘画心理干预不仅可以处理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创伤问题,而且可以使心理障碍患者的自我形象、自尊或自我概念、社交技能等得到提升,促进语言的发展与认知功能的改善。其中的机理是,绘画是人们最适宜的心灵表达方式,它发展象征性的语言,能触及人所不知的心灵感受,并能创造性地将它们整合到人格里,直至发生治疗性的变化。
国内外不少研究已表明,处理情绪冲突、创伤等心理问题,由于人脑左半球运行的语言或言语的功用有限,而要用右半球运行的艺术方式来处置。这是因为情绪和艺术(绘画、音乐等)都同时由右半球所控制。近十年西方不少研究证明,绘画心理治疗在处理情绪障碍等方面的突出作用。Sing研究了绘画在创伤治疗方面的作用,他通过绘画让经历家庭暴力的儿童表达和沟通他们的情感和创伤,达到了治愈的目的。Logies则应用绘画鼓励儿童对父母离婚所导致的创伤性情感加以释放,引导儿童更好地集中在认知和社会发展上。Backos应用绘画心理治疗较好地处理了被***女性的创伤体验,使得她们对身体自我意象和自我满意度得到了提高。绘画对丧亲的心理千预也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