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坚持与妥协.docx

格式:docx   大小:4,05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坚持与妥协.docx

上传人:yjjg0025 2017/6/11 文件大小:3.9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坚持与妥协.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妥协与坚持————从安徽出版大厦设计过程引发的思考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何洋 2090140413 摘要通过对作者一直以来关注的建筑师的作品的设计产生过程的解读,联系自己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的心态和做法,相互之间比较,以此来寻找一些为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所实用工作方法和与甲方沟通方式的改进,为我们以后进入实际设计工作做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关键字任务书高层城市材料很多时候,当自己拿着熬夜画出的草图,自认为神来之笔的灵感与甲方交流时,而甲方却对方案不感兴趣或是表达出否定的态度的时候,我们往往是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去面对,一种是严格遵照甲方的指示办事,唯甲方马首是瞻, 全部推翻,重新洗牌;另一种是老子撂挑子不干了,“我是搞艺术的”,拿出愤青的姿态去藐视甲方,坚持自己的天才和灵感,鄙视甲方的“暴发户式审美观”。这种的两种方式我都有试过,可是当自己无意间看到了一直以来比较关注的建筑师崔凯的这个作品时,特别是了解了这个项目背后的整个设计过程时,觉得受益匪浅,值得自己重新去思考一番。安徽出版大厦设计开始于 2002 年,当时甲方在提出任务书的时候,要求项目是一个点式高层和包含商业空间的裙房,应该说,在当时,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城市商业办公楼的模式。一般情况下,设计工作也就会按照甲方的意思进行下去,一步步展开。但是在建筑师考察了基地的实际状况和项目在整个城市中的影响中后,经过反复的思考, 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项目基地原址位于合肥市的城市主干道长江路延长线北侧,20世纪 80年代以前,长江路两侧的建筑大多是带底层商业的多层板式建筑,建筑与城市之间形成了亲切的尺度和界面。进入 90 年代以后,随着合肥市的建设发展,城市尺度被放大,长江路被拓宽,道路两侧开始建起一些点式的高层建筑,原本相对完整的城市界面被打破,建筑与建筑之间出现了一些消极的缺口。建设场地沿长江路有近 120m 长,如果依据甲方要求的模式进行设计,只能是像已经存在的那些高层建筑一样给城市空间的形成带来不利影响。经过对不同模式的分析,最终选择了长板代替高塔来解决问题,沿长江路布置板式建筑,为城市提供一段较为完整的街墙界面,利用场地的进深设计裙房,这样裙楼可以形成与场地周边建筑尺度上的过渡。同时板楼在适应办公建筑进深和采光的要求上也更合理。尽可能降低沿长江路的建筑体量,控制高度在 80m 以下,一方面是考虑到城市尺度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大厦北侧军区干休所的日照。同时把对荷载有特殊要求的各出版社的图书阅览和图书展示空间集合起来形成一个东西向的体量与主楼相贯,而东西向板楼与主楼交叉的位置是根据对场地北侧干休所日照遮挡计算得来的。由此可以看出,建筑设计往往就是“找关系”,不断的在基地内和周围“找关系”,最后将不同的“关系”依据建筑学的原理组织在一起,往往建筑的雏形也就出来了,建筑形式的产生也就找到了依据和立脚点。于是整个设计便是在这样的想法中产生和展开的。要知道,这样的尝试,对于设计师而言,是要冒风险的,因为与甲方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如果其他的竞争对手都按照甲方的要求采取点式高层,会使得自己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事实上,后期从投标的情况来看,其他几家单位也是这样做的。幸运的是,进过建筑师与甲方的反复沟通和协调,甲方认可了建筑师的想法,使得最后唯一一个没有按照任务书上的要求板式高层的作品在其他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