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11黄河颂教学课件.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1黄河颂教学课件.docx

上传人:花双韵芝 2022/7/9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1黄河颂教学课件.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xx》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学生听诗、看诗(默读)、读诗(出声读)、说诗(复述诗歌大意),熟悉诗歌内容,把握抒情脉络,了解创作主旨;品读诗歌,鉴赏诗歌美点;延伸拓展,开阔学生视野,拓展阅读空间。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巅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四面八方都卷起了复仇的巨浪,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正在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而战。怒吼吧,黄河!向着全中国被压迫的人民,向着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吧!——我们代表五万万人民为祖国的最后胜利而呐喊着。
(原载《黄河大合唱》,1939年8月重庆生活书店出版)3.关于背景
4/10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了我国的华北地区,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也积极地投入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来,他们通过自己创造的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光未然1939年到延安,创作子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三、美读诗歌,体味xx雄壮的气势
多媒体播放xx的壮阔画面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诗意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以下加黑字的读音,多媒体显示:
浊流(zhuó)狂澜(lán)山巅(diān)屏障(zhànɡ)
澎湃(pài)哺育(bǔ)九曲连环(qū)2.教师指定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配乐朗读,学生听读,注意停顿、重音、速度、语调的处理。针对该同学的朗读,教师可酌情点拨指导。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1)诗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总领下文,停顿要稍长一些。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
3)“啊!黄河!重复三次,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要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4)最后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5)全诗应读出国难当头,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悲壮情怀,读出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
5/10
3.学生各自吟诵诗歌,反复练习朗读。4.请学生选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读给同学听,展示自我风采。
5.学生一齐随配乐朗读。
四、内容研讨
1.教师选两三个同学概括诗歌大意。
生l:这首诗写得很有气势,写出了黄河在中华儿女心目中的重要地位。生2: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的中华民族。
生3:歌颂黄河,黄河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英雄的黄河就是英雄的中华民族。教师总结:诗歌着眼于“歌颂”,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在我们面前,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的英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气势恢宏的颂歌。
2.悟读诗歌。教师设计相关题目指导学生理渭诗歌的抒情脉络,理解诗意。多媒体显示:
1)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从全诗来看,你认为朗诵词这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2)诗人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3)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4)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各组选代表就其中一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可采用抽签形式选题),然后评出最佳发言人,授予“今日之星”的桂冠。
明确:(1)朗诵词提纲挈领地概括出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