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新媒体时代西方军事行动的舆论导向.doc

格式:doc   大小:5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新媒体时代西方军事行动的舆论导向.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6/12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媒体时代西方军事行动的舆论导向.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媒体时代西方军事行动的舆论导向新媒体时代西方军事行动的舆论导向进入 21 世纪,随着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信息即时传播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无论是对参战人员还是国内外民众,想要隐瞒战争的真相已经变得十分困难。如何使一场战争在舆论和战场两条战线上同时打赢,是西方国家发动战争前必须慎重考量的因素之一。他们深知赢得公理比打赢战争更难,在发动一场战争时,总会为军事行动起一个形象而颇具意义的作战代号,一方面为战争正名,另一方面也要起到动员战争舆论的作用,以此将一些非正义战争利用代号的方法转变其性质,误导公众,掩人耳目,使战争合法化、正义化, 体现了对西方国家军事文化软实力的巧妙运用。从第一次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到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利比亚战争,概莫能外。一、朝鲜战争和越战军事行动代号的教训美军军事行动代号的命名有一套成熟的规范和合理的指导原则,但并不历来如此。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美军行动代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士气,但同时也触犯了舆论和政治宣传的大忌。 1951 年 2~ 4 月间,为了鼓舞日渐低落的士气,美国新任盟军总司令李奇微将一系列反攻行动命名为雷电、屠夫、撕裂者等。这些代号在当时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煽动作用,但美国国内的一些民众和政客认为屠夫、撕裂者这类行动代号过于血腥,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很容易被人误解为刽子手。越战时期,在军事行动的命名上,美军又重蹈覆辙。如在 196 4 年美军第一空中骑兵师实施了一次被称为捣碎机突击行动,并被报纸频频曝光。美国总统约翰逊对此十分生气,因为美国政府当时正在南越推行所谓的和平战略,军方的这个血淋淋的代号使美国政府在道义上陷于被动。这些教训使美军认识到,一个理想的代号不仅要鼓舞士气,提高战斗力,还要政治正确,对国内外的民众和舆论作全面考量。因此,在 1975 年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对军事行动代号、绰号和演****名称的命名进行了规范,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指导原则:一是要与美国传统价值观和外交政策一致,. 收集整理色彩;二是要照顾到特定的社会群体和宗教信仰,不能对他们表现出丝毫的贬损意味;三是不能引起盟友或所谓的自由国家的不快;四是语法修辞和艺术性上的要求,如不用外来语、陈词滥调、商标以及低级趣味的词语,并且要求音调长短相配,抑扬顿挫,简明易记,又有冲击力等等。直到今天,这些都是美军给军事行动命名时要考量的标准。二、现代战争的新特点及西方军队对新闻舆论态度的改变 1 、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的战争的两个新特点第一,西方国家发动的战争,其主要对手与自己的力量不在一个量级上,例如美国等西方国家和巴拿马、南联盟、伊拉克之间, 有的甚至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家武装力量之间的正规对抗,例如美国和塔利班、本. 拉登之间。也就是说,非正规战成为主要战争形式。非正规敌人知道自己在正规对抗中毫无取胜的机会,因此,他们藏匿于民众之中,从持同情态度的本地人中招募并培训新的武装人员,竭力争取持中立或敌对态度的群体。因此,西方军队在战场上的绝对优势固然不必担心,但是必须考虑敌人为争取民众而作的舆论宣传。第二,新媒体时代的出现及信息的对等生产,使民众不仅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所谓新媒体时代,本质上是指一个信息环境,是相对于上述三个阶段的传统媒体而言的。在传统媒体中,平面媒体、广播电台、电视乃至因特网仍然只是公众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