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曾辉:发现非遗之美,设计生活之美.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曾辉:发现非遗之美,设计生活之美.doc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2022/7/9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曾辉:发现非遗之美,设计生活之美.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曾辉:发现非遗之美,设计生活之美
曾辉:艺术设计策展人、评论家、设计师。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策划总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委员会专家、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民盟曾辉:发现非遗之美,设计生活之美
曾辉:艺术设计策展人、评论家、设计师。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策划总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委员会专家、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民盟北京市委文化委员会副主任。曾获平山郁夫奖、获“中国之星”最佳设计奖、荣获中国优秀品牌形象设计奖及金手指奖。
非遗文化中的传统工艺,离不开保护传承,更离不开创新转化。转化为现代生活所需,传统工艺才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可以说,创意设计是传统工艺的核心转化力量。创意设计可以把传统手工“和而不同”的价值综合创新,满足现代生活需求,促进传统手工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提升手工产品品质,丰富手工产品形态,延伸手工产业链条,拓展手工业态的发展空间。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人们创造出了众多璀璨的传统工艺,如何让这些传统工艺再创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生活需求,曾辉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勇敢的探索。
手工与设计相融
手工业与农业是支撑人类几千年文明发展的两大支柱产业。传统手工业大多依靠自然生长出来的天然材料,如木材、竹材、陶瓷等,本身形成了小批量、多样化的柔性生产方式。手工是人类进化的标志,传统工艺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是心手相通的完美融合,体现了“天人合一、敬天爱人”的手工精神。
与自然的亲近感让当代开始重新思考手工业对于人类的价值,对于生活美学的价值。作为人类文明史的创新载体,设计从来都是为生活服务的,更多是生活必需品,而不仅是摆设品。所以曾辉认为,手工业的“天人合一、自然之道、物尽其用、物尽其美”东方生活美学的哲学思考,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和谐关系,恰是现代设计所要关注解决的三大关系问题。“东方设计讲究‘器用为美,日用即道’,环境与器品相互成为风景,相互融合,人景合一,达到和谐。”
随着文化进步和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生活产品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其使用价值,越来越注重设计所带来的美学价值、生活方式和情感价值等,而这些恰恰是东方设计思想所关注的。当创意设计成为产业与产品的核心价值时,不再单纯以物的价值为导向,而是“物以载道、物以载美”的价值取向。为生活方式提供了独特的美学追求和创意表达,强调体现人与自然的协调是传统工艺设计的理念。
传统工艺中有丰富的民间创造智慧,如何把它融入现代衣、食、住、行等生活中,为大家所用?让这些传统手工与民间智慧活在当代,活在未来,并能够普惠于大家,能够让大家买得起、用的起。“所以,由传统手工业转型为现代手工业则具有现实意义的民生价值,复兴现代手工业就是当代中国传统工艺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选择。从乡食到百姓日用的工艺之美,是保护传承活化非遗与复兴手工业的方向。在传统工艺中注入现代设计,推动其现代转化,目的就是要回归到生活的本源,让手工成为生活所用的东西。”
手工与设计融合的思想,在工业时代早期就己有之,英国艺术家、设计师威廉·莫里斯就提出“艺术家与工匠结合才能设计制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