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劲松模式的基本经验.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劲松模式的基本经验.doc

上传人:y6281 2022/7/9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劲松模式的基本经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劲松模式”的基本经验


[摘要] 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是中央与北京市出台相关政策明确的基本要求,在老旧小区治理实践中已有系列创新性的探索。北京朝阳区劲松街道劲松北社区试点,成为与办事处的主导下,形成试点项目的党建共同体。劲松北社区党委处于统领地位,组织各方面协调推进改造工作。社区辖区内的居民党支部,主要负责议事协商。挂靠到劲松街道党工委的愿景集团劲松项目部党支部,主要负责制定和改善改造方案并推动改造工作。物业公司党支部,主要负责开展社区共建。区房管局劲松党支部,主要负责解答房屋结构等专业问题。各方分工协作,在试点过程中拧成一股绳,积极探索和实践。
组织党员工作队伍。在劲松北社区的试点项目中,百余名党员工作队伍带头并发挥了示范作用。党员工作队伍首先扮演了宣传员与调查员的角色,以“党员+社工”的方式包楼包院、分组入户宣传和访谈调查,做好摸清情况、宣传引导、情绪疏解等方面的工作。党员工作队伍还扮演了议事员的角色,在每一次的议事协商中积极发挥作用。在改造工作进入实施阶段后,党员工作队伍又扮演了监督员的角色,积极发现并反馈改造工作中的进度与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和信息。同时,党员工作队伍还扮演了服务员的角色,积极参与为广大社区居民群众服务的各项实际工作,营造了有益于改造工作的整體氛围。
坚持群众为本是内生动力
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将老旧小区的功能提升和资本市场的对接相融合,旨在更好地助力改造服务民生,而非改变其民生工程的属性与定位。这一属性与定位,从某种意义上规定了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必须坚持群众为本,以便切实地利民惠民。劲松北社区试点项目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群众为本,体现基层党组织的初心和使命。正因如此,党建引领下的五方共治机制得以更好地运转起来。
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只有切中社区居民需求的改造,才有可能赢得大家的认同与支持。劲松北社区试点项目改造过程中,首先通过一般的基本调查研究,把握和切中群众的基本需求,引入诸如蔬菜零售、家政维修、美容美发等居家过日子所需的商业设施。同时,通过议事会、评审会等更为深入的调查研究方式,把握和切中了群众的其他需求,包括智能化、公共空间、社区文化等。另外,项目改造过程中采用了沉浸式工作方法,项目组成员通过租住在社区里工作、把自己当成社区群众的一分子体验生活,更深入更细致地把握群众需求。
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建议。随着工作推进,社区群众时不时地表达自己的特定需求、提出相应的改造意见。对于这些“追加”需求,劲松北社区试点项目推进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社会资本参与的可调整灵活性,根据群众意见适当调整,实现持续更新。首先体现为方案的不断调整,初步改造方案形成后,又花了大半年时间反复修改,甚至在开工后还数次调整。其次,试点项目示范区建成后的调整,包括增加晾晒被褥的架子、乒乓球场塑化、增设儿童滑梯、塑胶跑道拐弯防扰民等,进行了一两百项的调整。当然,所有调整都是在对社区群众意见进行合理性可行性判断之后进行的。同时,这些调整尤其是建成后的调整,是以微调整为主推动持续更新。
组织吸纳群众深度参与小区改造。由劲松北社区居委会牵头,通过广大居民群众协商议事尽可能取得共识,是“劲松模式”的特点之一。在实践中,居民群众参与协商议事的做法有了新发展:以前是居民去议事厅提意见,现在则是设计人员拿着图纸带居民一同踏勘现场、解释设计初衷与效果,把沉浸式工作法所体现的“在群众中设计”做实做深,也把参与式工作法所体现的“群众在设计中”进一步优化。社区居民参与深度的增加,使得人们的参与感增强,进而提高了积极性和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居民参与治理的意愿。
真正让居民感受到关爱和温暖。试点项目推进过程中,系列做法体现了对社区群众相关美好感觉的触动。物业服务进驻后,半年期的先尝后买,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众多社区群众“交费但得不到应有服务”的担忧。改造过程中对原有理发、修鞋、水果售卖、保洁等不规范经营,不是简单粗暴地取缔,而是引导其规范化经营,确保了许多社区老朋友、老熟人继续为大家服务,延续了社区原有的温情,给大家以亲切感。对闲置空间进行有效改造和运用,设计了商业性的部分和非商业性的部分。对商业性的部分“不是什么赚钱投什么,而是居民需要什么投什么”,有效降低大家对商业性的可能的抵触情绪,给予了大家公益感。
从劲松北社区试点项目的实践来看,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群众为本、切实利民惠民是必须始终如一坚持的重要原则。一系列坚持群众为本的具体做法,尽管在初期会比较麻烦,会耗时耗力影响暂时的效率,但是对于改造工作和后续管理与维护工作的顺畅度与总体效益来说,是有益而无害的。
走向持续善治是基准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