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核准日期
2008 年 06 月 30 日
修改日期:2009年12月10日
2010年09月29日
2011年08月03日
处方用药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并放在2° C〜8° C冰箱内,最长可保存8小时。分散溶解后输液袋中 悬浮液的稳定性:按要求配制的悬浮液从药瓶中转移到输液袋后应立即 使用。在室温(20° C〜25° C)和室内光照条件下输液袋中悬浮液可保 存8小时。
丢弃任何未用完的药液。
【不良反应】
在欧美及中国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使用本药或紫杉醇注射液的随机对
照临床试验中发生的重要不良事件见表 1。
表1:每三周给药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的重要不良事件发生率a
a:根据最差情况分析
b: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260mg/m2宿争脉30分钟给药
c:紫杉醇注射液175mg/m2/t争脉3小时给药
d:紫杉醇注射液组给药前使用抗过敏预处理
e:包括给药当日发生与治疗相关的过敏反应,如面部潮红、呼吸困 难、胸痛、低血压、皮疹
f:至少3度的严重不良事件
g:在给药时出现▲
ND:无资料
全身各系统出现的不良事件:除特殊指出外,以下讨论均为本药单 药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安全性资料。主要不良事件
的发生频率及严重程度已在表1中列出。讨论中的某些罕见严重不良事 件是引自紫杉醇注射液安全性资料,因在使用本药时也有可能出现。
血液学:中性粒细胞减少是最重要的血液学毒性,与给药剂量相关, 一般很快可恢复正常。在转移性乳腺癌病人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注 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组给药剂量为 260mg/m2每3周给药一次; 紫杉醇注射液组给药剂量为I75mg/m2每3周给药一次。欧美病人本药 治疗后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500/mm3 (4度减少)发生率为9%紫杉醇注 射液组治疗后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2%中国病人本药治疗后及 紫杉醇注射液治疗后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均为7%
在欧美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本药治疗后24姆者
发生感染。口腔念珠菌感染、呼吸道感染和肺炎是最常见的感染并发症。
欧美病人本药治疗后有2%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 中国患者本
药治疗后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发生率<1%
欧美病人接受本药治疗后出现3度血小板减少者<1%中国病人出现3
度血小板减少者为5%
欧美病人本药治疗期间有33%E现贫血(血红蛋白<11g/dL),其中 1%的严重贫血(血红蛋白<8g/dL)。中国病人本药治疗期间有 71%出现 贫血,其中10哂严重贫血。
在临床试验和本药上市后安全性监测中全血细胞减少罕见。
过敏反应:在欧美病人进行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本药给药当天
有患者出现1度或2度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生率1%),皮肤潮红、
低血压、胸痛和心律不齐(发生率均 <1%。在中国进行的随机对照临 床试验中,3%W人在本药给药当天出现1度或2度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 皮肤瘙痒、皮疹。尚无对紫杉醇或人血白蛋白有过敏史的患者使用本药 的研究资料。
在上市后安全性资料中,本药严重过敏反应报告罕见。尚无对紫杉
醇或人血白蛋白有过敏史的患者使用本药的研究资料。发生严重过敏反
应的患者,不应再使用本药。
心血管系统:在欧美转移性乳腺癌病人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中,5%
患者在30分钟给药期间出现血压下降,<19患者出现心动过缓。在中国 病人中有7%1者在给药过程中出现血压下降,<1病人出现心动过缓。
这些生命指征的改变通常无症状,既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需要终止治
疗。
在欧美病人中,约3犍者出现和本药单药治疗可能相关的严重心血 管不良事件,包括胸痛、心脏骤停、室上性心动过速、水肿、血栓、肺 血栓栓塞、肺梗塞和高血压。脑血管意外(中风)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则罕见。中国患者本药治疗后出现严重心血管事件者 <1%
欧美病人治疗前心电图异常者常见。治疗期间的心电图异常通常无
症状,与给药剂量无关,对治疗无影响。全部患者中观察到的心电图异 常占60%治疗前心电图正常的病人中, 有35瘫治疗期间出现心电图改 变。最常报告的心电图改变为非特异性除极化异常、窦性心动过缓和窦
性心动过速。
在本药上市后安全性监测中,罕见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左心室功能障
碍的个例报告,这些病例大部分既往使用过心脏毒性药物,如慈环类药
物,或有基础心脏病史。
呼吸系统:在欧美转移性乳腺癌病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报告出
现呼吸困难者占12%咳嗽者占7%发生气胸者罕见(<1% 。在中国转
移性乳腺癌病人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 本药治疗后有2%W人出现咳嗽 或呼吸困难。紫杉醇注射液安全性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