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桥山黄帝陵.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桥山黄帝陵.doc

上传人:王善保 2022/7/10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桥山黄帝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桥山黄帝陵
黄锡梅 从西安到黄帝陵有近二百公里,车过渭水,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貌景观使我目不离窗外,这里没有陡峭的高山,没有奔腾咆嚎的河水,只有连绵起伏的黄土丘陵,山丰土厚,显得坦荡浑朴,博大雄沉,山丘上植披稀疏,偶尔可以看到一些灌桥山黄帝陵
黄锡梅 从西安到黄帝陵有近二百公里,车过渭水,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貌景观使我目不离窗外,这里没有陡峭的高山,没有奔腾咆嚎的河水,只有连绵起伏的黄土丘陵,山丰土厚,显得坦荡浑朴,博大雄沉,山丘上植披稀疏,偶尔可以看到一些灌木丛,在我们这些看惯了青山绿水的南方人眼中,又显得有些苍凉。但进入黄帝陵景区后,景观却与一路所见有天壤之别,我们在“神道”前面的“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处下车,一大片参天古柏一眼望不到边。这些古柏葱笼青翠,林林莽莽,为历朝历代祭陵人所栽,,大部分有千岁以上,其壮观,不是亲眼所见,是想象不到的。对此,人们只有一种解释,这是一块风水宝地。
“黄帝崩,葬桥山”(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桥山为古代中部县管辖,1944年改为黄陵县。作为黄帝陵景区的桥山,总面积有5 800余亩,因山势拱起如桥,因而得名。又象巨龙横卧,正欲冉冉腾飞,因而又有“桥山巨龙”之称。黄帝陵景区主要有两处参观的景点:黄帝陵与轩辕庙。
随着导游的指点,从盘龙庙往南眺望,见桥山主脊与对面的印台山(相传为黄帝的玉玺大印所成)之间形成一条“风水”轴线。黄帝陵坐桥山之巅,负阴抱阳,沮水(河)如带,三面环绕,四周众山肃立,左右护卫,那些庙台楼阁和各种建筑物都在风水线上。盘龙岗是龙头,两侧空地似龙睛,龙口大张,龙舌卷曲,我们拜谒的黄帝陵巧处在舌中心位置,如龙口所含珍珠。而桥山两侧的龙湾,风岭形成龙的前爪向东西伸展。最神奇的是,在“龙头”两边对称的位置上,也就是陵的前面左右方,矗立着两棵无叶古柏,右边一棵高约7米,左边一棵高约9米,其纹络呈麻花状旋至末梢,虽历千年而不朽,用手触摸,感觉冰凉。人们说这是一对“龙角柏”。最后,导游象作总结一样说:站在我们这个位置,南山有“卧虎回视”,东山有“栖凤长鸣”,西山有“万年寿龟翘望”。古人谓龙是四灵之长,虎是兽中之王,龟为甲虫之首,凤为百鸟之冠。一座桥山,龙虎龟凤,人间的吉祥之物,应有尽有,不愧为人文初祖的安身之所,我们怀着朝圣般的崇敬、虔诚的心情到此朝拜。
从“神道”返回往右拐,我们来到轩辕庙。轩辕庙始建于汉代,那时建造在桥山西麓,唐代宗重修,宋太祖开宝五年移置于现在这个地址,即“桥山巨龙”的龙尾上。近几年,海内外华人捐资、中央拨款进行重修,才有了现在这个规模。轩辕庙居北面南,背靠桥山龙背,隔沮水河与印台山相望。庙院呈长方形,,,。庙内布局严谨、规范,整个建筑以庙轴线进行。
庙前有一占地360亩的印池,是利用沮水河的古道改建而成,印池之中,筑有人工岛,桥山倒影,山水相连。碧波荡漾,饶有情趣。在干旱少雨的陕北黄土高原,是一处难得的景观。
庙前区的入口广场占地10 000多平方米,是拜谒黄帝陵的起点,整个广场是用陕西秦岭山下蓝田县的天然大块河卵石5 000余块铺砌而成,象征我中华民族自黄帝以来五千多年的历史。
站在广场所看到的轩辕庙山门,是汉代的建筑风格。正门上方悬挂匾额,上书“轩辕庙”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