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庆祝(qìngzhù)建国70周年主题征文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
李大钊曾言:“青春(qīngchūn)之人,当创立(chuànglì)青春(qīngchūn)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吾辈(wú
庆祝(qìngzhù)建国70周年主题征文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
李大钊曾言:“青春(qīngchūn)之人,当创立(chuànglì)青春(qīngchūn)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吾辈(wúbèi)当将个人之梦想汇入伟大的中国梦中,为祖国的建设发光发热。
自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我国在曲折中不断奋进,开展,正是因为一代代先辈与国同梦,为建设国家而献身,钱学森不远万里回经历无数次失败,研发出南海2号,马云几次创业失败仍不放弃,终于实现阿里巴巴带动中国互联网事业的开展,南仁东辛辛苦苦二十余载,换得中国天眼在世界绽放异彩。无数的前辈在用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要与国同梦,更要以国为梦,“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当我们每个人的志向和国家同行,那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而当下社会许多年轻人没有高远的志向。只在娱乐中消磨时光,或许他们是畏惧奋斗的艰辛,抑或是担忧失败的苦楚。丘吉尔说过:“真正的成功就是在一次次失败后不减的热情。〞不逐梦,无青春,正值青年的我们绝不该把青春过成无味的肥皂剧,而是敢于做梦追梦,用奋斗与汗水谱写与国同梦的不朽诗篇。
正如鲁迅先生给中国青年的寄语:“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份光。
〞我们欣喜的看到嫦娥4号的指挥室里多数是80后90后的身影;北斗导航研究者的平均年龄仅31岁;我国最年轻院士46岁。承载我国科学开展中坚力量的人们正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而这些人是我们的典范,更是我们的伙伴,中国青年当承载起责任,在奋斗中与国同梦。
况且,当你面对着82岁的钱七虎先生获得中国科技奖,年近90的杨国栋先生还继续为中国航天事业而奋斗,杨立本院士97岁为国家事业奋斗一生。耄耋老人尚且可以与国同梦,青年人又怎能退缩
百年前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少年强那么国强,少年智那么国智,少年独立那么国独立,让我们每一个少年都将自己的梦与奋斗注入伟大的中国梦,与国同梦,铸华夏万世基业!
建国70周年心得体会
我们的祖国,在亚细亚的东部,太阳升起的地方。我们的祖国——中国,是在太阳下居住的一条龙。它此刻勇猛、精神:看,在奔流不息的黄浦江两岸,是规模庞大的世博园——这时2022年上海世博会的园区;在北京,有着一个名叫“鸟巢〞的建筑——这时刚刚结束的2022年北京奥运会体育场馆;还有即将在2022年11月12日开始的广州亚运会,都让中国这一条神龙变得更加神采奕奕。
但是,我们在欢欣地看着这些令我们自豪的事件时,却不能忘记我们中国以前的伤痛。中国,给了我们黄皮肤黑头发,还给了我们那些深入骨髓的苦难历史:火烧圆明园、八年抗战、南京大屠杀
。这些交织着血与泪的故事,这些贯穿着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