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垂体瘤的治疗策略
1
垂体瘤的诊断.
药物治疗和选择
垂体瘤的手术治疗
伽玛刀、经鼻蝶或经颅手术
术后治疗
2
垂体瘤的发生率
尸检结果:15%
MR:15%有与垂体瘤相关的垂体结构改变
但呈现垂体瘤临床表现的极为罕见
GH免疫活性
GH生物活性
24
方法学的影响:测定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
重复性。
高剂量Hook现象:PRL太高,以至于测不出。
影响免疫检测结果的因素
25
固相抗体1
标记抗体
未被冲洗走
被冲洗走
26
泌乳素测定曲线(高剂量HOOK效应)
浓度 (ng/ml)
0
1000
2000
3000
20000
40000
60000
发光值
27
生化诊断中应注意的问题
年龄、性别、生理因素
采血时病人的状态
血标本的收集和存放
测定方法,取值范围,在标准曲线的哪部分
高剂量Hook现象,稀释后再测定
28
药物治疗和选择
泌乳素瘤
多巴胺能拮抗剂:卡麦胶林(Quinagolidehe)
GH瘤:生长抑素类似物
奥曲肽、兰瑞肽
多巴胺能拮抗剂:混合型GH-PRL腺瘤
内分泌和妇科医生的建议至关重要
29
肢端肥大症的药物治疗
30
严重肢大症影响健康威胁生命
患病人群以20-50岁青壮年为主
上述症状和并发症进行性加重
降低生活质量包括心理障碍
严重影响或丧失劳动力
缩短寿命。主要死因: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并发症
31
肢大症的治疗
经蝶手术
首选的主要治疗手段可能达到腺瘤全切除、迅速纠正GH分泌过多
侵袭性腺瘤、大腺瘤术后残瘤而GH、IGF-1水平仍增高或再度增高
手术有一定的风险
药物治疗
目前只能达到可逆性地控制肿瘤生长和GH分泌,不能根治垂体瘤
部分病例GH、IGF-1不能达到正常水平
安全性良好,不影响需要时改用其他治疗
32
肢大症治疗目标
消除或减少肿瘤的压迫效应,防止复发
消除或减少GH/IGF-1过度分泌,缓解症状、并发症
纠正垂体内分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率和死亡率
合理地选择治疗方法,避免和减少治疗副反应
33
肢大症治疗目标的生化指标
*控制血GH水平:葡萄糖负荷后< 1ug/L
*控制血IGF-1水平:降至与年龄和性别
匹配的正常范围
34
肢端肥大症治疗后GH<1ug/L:生存率与正常人接近
时间(年)
0
0
5
10
15
20
25
30
生存概率
GH<1ug/L
GH<2ug/L
GH<5ug/L
GH>5ug/L
正常人群
J Clin Endocrinol ;89(2)667
35
肢端肥大症治疗后GH<1ug/L:心血管死亡率与正常人接近
心血管并发症死亡率
P<
J Clin Endocrinol ;89(2)667
0
5
10
15
20
25
30
Time (years)
Proportin Surviving
GH≥2
GH1-2
GH<1
36
IGF-1达标的意义
0
0
5
10
15
20
25
30
时间(年)
生存概率
IGF-1 SD<2
IGF-1 SD>2
正常人群
肢端肥大症治疗后IGF-1较正常人群升高<2个SD:生存率与正常人接近
J Clin Endocrinol ;89(2)667
37
经蝶术后病情缓解死亡率低降
肢端肥大症患者
实际死亡
正常人群预测死亡
P值
病情缓解57例
5例()
病情未缓解34例
13例()
Clinical Endocrinology (2003) 58:86-91
患者死亡率与正常人的预期死亡率比较
38
肢大症的治疗-首选手术治疗
手术目前仍是首选的、主要的治疗手段;药物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手术治疗的辅助或补充治疗
手术治疗的结果还不够理想,药物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进步正在挑战手术治疗的主导地位
合理地、恰当地运用药物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提高手术效果、总体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39
经蝶术后并发症回顾分析
1996-2001年,108例垂体瘤患者126次经蝶手术
British Journal of Neurosu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