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灯盏花颗粒主要药效学试验.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灯盏花颗粒主要药效学试验.doc

上传人:卢卡斯6687 2022/7/11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灯盏花颗粒主要药效学试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灯盏花颗粒主要药效学试验
  【摘要】目的应用二道血流速度流量仪超声探头测定大鼠颈总动脉(结扎颈外动脉)以反映云南植物药业提供的灯盏花颗粒对脑血流量的影响;记录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气时间,观察灯盏花颗粒的抗脑缺血作用。方法采用Brn方法测定灯dniaid,AA)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tivatrfatr,PAF)均购自美国Siga公司,临用前分别用100l/%小牛血清蛋白的Tris-Nal缓冲液稀释。腺苷二磷酸(adensinediphsphate,ADP)系Fluka公司产品,以磷酸盐缓冲液溶解备用。
  -7203型电刺激仪,日本NihnKhden公司产品;DV-4200型二道血流速度流量仪,日本HayashiDenki公司消费;LBY-NJ2型血液凝聚仪,由北京普利生精细仪器研究中心消费。
  2方法与结果
  [3]雄性SD大鼠,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即等体积生理盐水组、、375、750g/kg的灯盏花颗粒组和375g/kg的复方丹参滴丸组。大鼠以30g/kg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后,别离颈总动脉并结扎颈外动脉;翻开腹腔,找出十二指肠。用二道血流速度流量仪超声探头于近头端测定正常的颈总动脉血流量(此时,颈总动脉的血流量主要反响脑血流量),待平稳后,经十二指肠分别给予上述药物,30in后,同上测量颈总动脉血流量,观察药物对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
  结果说明,高、中剂量的灯盏花颗粒及375g/kg的复方丹参滴丸均明显增加大鼠脑血流量,见表1。
  [3]体重18~22g的IR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即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组、、375、750g/kg的灯盏花颗粒组和375g/kg复方丹参滴丸组。,每日1次,连续5天。于末次给药后1h,将小鼠逐只断头,立即按秒表记录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气停顿时间作为抗脑缺血指标,数据以t检验行组间统计学处理。
  结果显示,高、中剂量的灯盏花颗粒及复方丹参滴丸均明显延长正常小鼠断头张口喘气时间,见表2。
  表1灯盏花颗粒对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x±s)
  注:n=8,与生理盐水组或给药前比拟*,**
  表2灯盏花颗粒对小鼠断头张口喘气时间的影响(x±s)
  注:n=10,与生理盐水组比拟*,**
  
  (platelet-rihplasa,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latelet-prplasa,PPP)的制备自清醒家兔颈动脉取血搜集于塑料离心管中,%枸橼酸钠抗凝(血与抗凝剂体积比9:1)。于室温下1000r/in离心10in,得PRP,吸出PRP于干净塑料管中;剩余血液再以3000r/in离心10in得PPP。PPP用于调零或调整PRP中的血小板数目,试验过程中血小板数控制在5×1011ell/L。
  :将供试品用生理盐水溶解并稀释成不同浓度的药液备用,分别取10μl药液或生理盐水于PRP中,37℃温育10in。按Brn氏比浊法[4],即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