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注塑工艺篇不良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工艺工程师手册) 哈永强 2010 年 12月 28日~2~ 目录前言……………………………………………… 4 缺料、缺胶、填充不足………………………… 5 缩水、缩痕……………………………………… 8 银丝、料花……………………………………… 9 飞边、毛刺……………………………………… 12 脱皮、起皮……………………………………… 14 熔接痕…………………………………………… 15 尺寸不稳定……………………………………… 17 气泡、真空泡…………………………………… 19 翘曲变形、扭曲变形…………………………… 21 弯曲变形………………………………………… 23 流痕、水波纹…………………………………… 24 喷射纹、蛇形纹………………………………… 26 浇口处皱纹、气雾……………………………… 27 黑点、黑条……………………………………… 28 裂纹……………………………………………… 30 脱模不利………………………………………… 32 色泽不良………………………………………… 35 塑件脆弱………………………………………… 36 ~3~ 浇口粘模………………………………………… 39 冷料、僵块……………………………………… 40 光泽不良………………………………………… 41 透明度不良……………………………………… 44 污点、杂质、异物……………………………… 45 顶白、泛白……………………………………… 46 局部烧焦………………………………………… 47 麻点、麻面……………………………………… 48 拉伤……………………………………………… 49 使用范畴及方法………………………………… 50 参考文献………………………………………… 51 ~4~ 前言在注塑生产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产品外观缺陷( 品质缺陷) 等异常问题。而在生产中, 总是希望达到无废品生产的境界, 但是由于注塑用的塑料、成型模具、注塑机及辅助设备、成型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因此注塑件的品质管理显得重要——把品质控制到最好、废品损失减少到最少。但长期以来, 我们大多数的注塑工作者只仅仅是凭着平日积累的经验来处理这些问题。盲目调机的时间长,原料浪费大等对一些问题缺乏科学系统地分析。然而, 注塑加工是一门知识面广、技术性强的行业,仅凭经验是不够的,必须对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加工成型工艺、模具设计、注塑机械等方面有相当程度的认识和了解后才能对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因此,特为我们广大的工艺工程师以及从事注塑、模塑工作的同仁同事们能够更便捷快速的解决生产当中所出现的异常问题而特编写此手册。不足之处望批评指正! 哈永强~5~ 2010 . 12. 29 缺料、缺胶、填充不足定义: 熔融树脂不能完全充满型腔的各角落, 使制品外形残缺不完整的现象。产生原因解决对策 1 )注射量不够, 加料量不足。增加计量。 2) 塑化能力以及余料不足。更换设备或调整工艺参数, 使余料增加。 3) 塑料粒度大小不同或不匀,塑化不均匀。更换材料(如果使用粉碎料重新造粒), 使颗粒均匀。 4 )塑料在料斗中“架桥”, 料粒太大或料粒结块, 下料口处下料不畅, 塑化料粒不匀。如粉碎料要挑出大块颗粒,并控制下料口温度使不结块,检查热电偶是否失灵。 5 )料中润滑剂过多,螺杆与料筒间隙大,融料回流料过多。进入型腔料不足。螺杆和料筒磨损严重, 维修设备,同时更换料筒和螺杆。~6~ 6) 多型腔时进料口平衡不良。浇口小或射程远的型腔进料量不够。根据射程远近修理浇口,对射程远的型腔加大浇口尺寸。 7) 喷嘴温度低, 料筒温度低。调整料筒和喷嘴温度。 8) 杂物堵塞喷嘴孔或孔过小。清理喷嘴,换孔径大的喷嘴。 9) 注射压力小, 注射时间短,保压时间短,螺杆退回过早。调整注射压力、注射及保压时间。 10 )注射速度太快憋气或射速太慢未充满型腔,料冷却凝固。型腔盲孔处有异物。如果射速太快,降低射速或加排气槽;如果射速慢应加大射速,使熔料在冷却凝固之前充满型腔。清理盲孔处异物。 11) 塑料流动性差,低。更换熔融指数高的材料或调整工艺条件。 12 )飞边溢料过多。加大锁模力. 如浇口处溢料须调整或修理喷嘴, 使之与模具浇口套 R 相吻合. 使不溢料。 13) 模温低, 塑料冷却、提高模温,使融料充满~7~ 凝固快。型腔之前不凝固。 14 )模具浇注系统流动阻力大,进料口位置不当,截面积小,流程长而曲折。抛光模具浇道系统或改变浇道结构及浇口大小。 15 )排气不良,无冷料穴或冷料穴不当。加大排气孔,开设冷料穴。 16 )脱模剂过多,型腔有水分等。少喷或不喷脱模剂。擦去过多的脱模剂及水份。 17 )塑料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