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5G 技术通俗讲解互联网改变了世界,移动互联网重新塑造了生活,“在家不能没有网络, 出门不能忘带手机”已成为很多人的共同感受。人们对动互联网的要求是更高速、更便捷、更强大、更便宜,需求的“更”是没有止境的,这促使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技术体制的更新换代也随之越来越快。很多用户刚刚踏入 4G 的门槛, 5G 时代很快就要来到了。 5G 该会有什么样的技术?很多专家都有过预测, 但能让外行人能看懂的文章一篇都没有, 毕竟通信专业的门槛较高, 特别是对未来技术的演进问题更难以科普, 这篇文章的写法很特别, 初中生水平就能看懂, 通篇只需要您懂一个公式【光速= 频率× 波长】。一、绪论 1 、双驼峰规律一项新技术概念出现后, 在业界会出现一个研究讨论的高潮, 这是第一个驼峰。相关的学术论文会产为热点, 成堆的博士硕士依托这项新技术完成了毕业论文, 虽然很热闹, 但这仅仅局限在学术研讨层面上, 而在具体的技术实现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或者因成本原因而根本无法量产。研究讨论高潮逐渐降温, 这是第一个驼峰的下落期, 接下来是低调务实的技术攻关, 这个平台期可能几年也可能一二十年, 当技术问题都解决后,就会迎来商家量产和投入市场的热潮,这就是第二个驼峰。按照国际电信联盟关于 2020 年的规划, 5 年后就要全面进入 5G 了, 而到现在核心技术体系还没有确立。回顾 3G 技术发展史,国际电信联盟于 1998 年6月 30 日接收了 3G 技术提案,并迎来了第一个驼峰期,直到 2009 年1月7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放了三张 3G 牌照, 这才进入到第二个驼峰, 平台期持续了 11年, 特别是三张牌照之一的 TD-SCDMA ,直到 2013 年才真正成熟,平台期长达 15 年,可刚成熟 4G 时代就来临了。按照“双驼峰规律”,5 年后将在全球推广使用的技术,应在 2010 年左右就迎来第一个驼峰,而不会在 2020 前的两三年横空出世,然后迅速被国际电信联盟确定为全球的 5G 标准,这违反了一般的技术发展规律,不太可能成真。 2 、通信技术的极限通信技术可以用八个字概括, 那就是调制、解调、编码、解码, 这些技术发展到现在, 已经普遍到了平台期, 例如编码的效率已经接近了极限, 内部挖潜增效的余地越来越小, 有些业界大牛甚至觉得通信已经没啥搞头了, 转行去了医疗设备行业, 把其扎实的通信功底用在了高精尖医疗电子设备研发方面,以追求更有希望的未来。您可能会有疑问: 科学技术越来越强, 为什么不能把极限突破了呢? 其实通信技术的极限并不是技术工艺方面的限制, 而是建立在严谨数学基础上的推论,在可以遇见的未来是基本不可能突破的。根据技术发展的“双驼峰规律”和通信技术发展的现状, 不大可能会在未来几年里横空出世个令人惊异的新技术, 5G 技术应是现有技术的新组合,是 4G 技术的再演进。为什么要有个“再”字?因为 4G LTE 的后三个字母就是长期演进的意思, 5G 应是在 4G 基础上的再演进。二、 5G 关键技术 1 、增加带宽是关键 5G 最显著的特点是高速,按规划速率会高达 10~ 50Gbps ,人均月流量大约有 36TB , 如此高的速率该靠什么资源来支撑呢?必须要靠更大的带宽! 带宽用字母 B 来表示,它就好比是道路宽度,最大速率用 C 来表示, 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