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0 牛郎织女(一)
初读感知
部编版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牛郎织女”故事形成的时代背景:
“牛郎织女”的故事大约在东汉末年初步成型。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完成中央集权的时期,统治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矛盾日益尖锐,人们向往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复习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吗?填一填。
1.阅读全文,我了解到牛郎的爹娘都________了,他跟着__________________过日子。哥哥嫂子待他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2.牛郎的身世________,是个________的孩子。
可怜
哥哥嫂子
很不好
死
叫他吃剩饭
夜里睡在牛棚里
凄苦
穿破衣裳
学习时,先快速地默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梳理人物关系,理清课文脉络。然后重点抓住主要情节,品析词句,体会牛郎对老牛周到的照顾,以及老牛对牛郎的忠诚,感受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最后,发挥想象把课文中写得简略的情节说得更具体一点,再和同学演一演。
学法导读
快速地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牛郎、织女、牛等写了哪些内容?
牛郎身世——照看老牛——老牛说话——织女下凡——相识织女
牛郎和老牛是怎样相处的?
?
这是课后第1题哦!
讨论交流:
相依为命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牛郎照看老牛很周到?
反问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表示不好好照看牛,就对不起牛。这是牛郎的心理描写,突出了他心地的善良。
~~~~~~~~~~~~~~~~~~~~~~~~~~~~~~~~~~~~~~~~~~~~~~~~~~~~~~~~~~~~~~~~~~~~
~~~~~~~~~~~~~~~~~~~~~~~~~~~~~~~~~~~~~~~~~~~~~~~~~~~~~~~~~~~~~~~~~~~~
让牛吃嫩嫩的青草
让牛吃筛后的干草
照顾老牛
到小溪的上游喝水
冬天,在山坡上晒太阳
刷得干干净净 赶跑牛虻
牛棚干干净净
善良 勤劳
从和老牛相处一事,可以看出牛郎是个怎样的人?
老牛对牛郎呢?
?
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儿。
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跟它商量一些事。牛好像全了解,虽然没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他也就满意了。
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
你感受到什么?
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
这一部分写得很简略,请你发挥想象,把牛郎看到的、听到的事详细地说一说。
想一想
老牛啊,我看到山下有户人家娶媳妇啦。
老牛啊,我看山那边有家人生孩子啦。
老牛啊,我这辈子是娶不上媳妇啦!
展开想象,把故事说具体
故事讲得要吸引人,必须对文章中一些叙述性的语言展开想象,把情节说具体。
想象细节的方法主要有:;;;,在语言、动作中将细节丰富地展现。
运用:如课文第四自然段“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就可以用这种方法试试。
语文要素
学法小结
快速阅读9-21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
?
结识织女
老牛说:“明天黄昏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是一片树林,树林前边是一个湖,那时候会有些仙女在湖里洗澡。她们的衣裳放在草地上,你要捡起那件粉红色的纱衣,跑到树林里等着,跟你要衣裳的那个仙女就是你的妻子,这个好机会你可别错过了。
老牛开口说话,指点牛郎去找织女。“好机会”一词写出了老牛对牛郎长者般的关爱。
姑娘穿上衣裳,一边梳她长长的黑头发,一边跟牛郎谈话。牛郎把自己的情形一五一十地说了。姑娘听得出了神,又同情他,又爱惜他,就把自己的情形也告诉了他。
牛郎和织女互相告知情况,并且聊得很投机。织女同情牛郎的悲惨身世,这是织女决定嫁给牛郎的原因之一。
原来姑娘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字叫织女。每天早晨和傍晚,王母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那就是灿烂的云霞,什么东西也没它美丽。王母娘娘需要的彩锦多,就叫织女 成天成夜地织,一会儿也不许休息。织女身子老在机房里,手老在梭子上,劳累不用说,自由也没有了,等于关在监狱里,实在难受。她常常想,人人说天上好,天上好,天上有什么好呢?没有自由,又看不见什么。她总想离开天上,到人间去,哪怕是一天半天呢,也可以见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