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三章环境规划的内容环境规划的内容应包括制定恰当的环境目标,环境规划目标是通过环境指标体系表征的,环境指标体系是一定时空范围内所有环境因素构成的环境系统的整体反映。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环境预测是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有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环境功能区是指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特定作用的地域或环境单元。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是整个规划工作的中心,它是在考虑国家或地区有关政策规定、环境问题和环境目标、污染状况和污染削减量,以及投资能力和效益的情况下,提出具体的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的措施和对策。环境规划方案的决策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根据人类社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并从各种可供选择的实施方案中,通过分析、评价、比较,选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环境规划方案的过程。环境规划的重要工作是组织规划的实施,环境规划的编制、实施与管理是一个动态追踪的发展过程。第一节环境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一、环境规划的目标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如国家、城市和工业区等)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它既体现了环境规划的战略意图,也为环境管理活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管理依据。环境规划目标应体现环境规划的根本宗旨,即要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因此,环境规划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而要恰如其分, 做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和社会上满意。只有这样, 才能发挥环境规划目标对人类活动的指导作用,才能使环境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成为可能。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环境规划指标是直接反映环境现象以及相关的事物,并用来描述环境规划内容的总体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值。环境规划指标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表示规划指标的内涵和所属范围的部分, 即规划指标的名称;二是表示规划指标数量和质量特征的数值,即经过调查登记、汇总整理而得到的数据。环境规划指标是环境规划工作的基础,并运用于整个环境规划工作之中。三、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目前,环境规划指标主要采用按其表征对象、作用以及在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或相关性来分,有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以及相关指标。 I. 环境质量指标环境质量指标主要表征自然环境要素( 大气、水) 和生活环境( 如安静) 的质量状况, 一般以环境质量标准为基本衡量尺度。环境质量指标是环境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所有其他指标的确定都是围绕完成环境质量指标进行的。2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系根据一定地域的环境特点和容量来确定, 其中又有容量总量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两种。前者体现环境的容量要求,是自然约束的反映;后者体现规划的目标要求, 是人为约束的反映。我国现在执行的指标体系是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采用。 3 .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是首先达到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进而达到环境质量指标的支持性和保证性指标。这类指标有的由环保部门规划与管理,有的则属于城市总体规划。但这类指标的完成与否同环境质量的优劣密切相关,因而将其列入环境规划中。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