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个性和共性探讨.doc

格式:doc   大小:78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个性和共性探讨.doc

上传人:apaihuai74 2017/6/18 文件大小:7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个性和共性探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个性和共性探讨摘要: 辩证地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个性和共性,认为两者之间除了对立之外,也存在着发展和传承的关系, 同时认为只有正确认识西方经济学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个性与共性, 才能在不违背阶级性和科学性的前提下, 通过借鉴西方经济理论的研究规范找到促进我们发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从而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在现代化建设中得到改革和完善。关键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借鉴 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个性差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是理论经济学, 但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经济学, 是两种基本立场对立的基础经济思想体系,有着本质上的巨大区别。(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 19 世纪 40 年代, 生产 2 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暴露,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成为当时社会的最主要最激烈矛盾。在这种历史背景下, 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庸俗经济理论以及吸收古典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 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创立了工人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 它是为工人阶级的利益和人类解放事业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历史任务, 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 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和阶段矛盾, 阐明它的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而大多数西方经济学派以市场经济的运行为对象, 通过对各种经济现象的分析, 目的在于论证资本主义市场制度是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制度, 是完美的永恒的制度, 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从这点上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水火不容的。(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具有对立的阶级性。研究的对象决定了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 本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无数的事实说明, 经济学家在研究、解释和试图解决经济问题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特定的阶级立场, 代表和维护特定的阶级利益, 接受反映特定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 采取符合特定阶级利益的价值判断, 因而不存在超阶 3 级的政治经济学。不同的经济学家对于同一经济问题往往做出不相同的解释, 提出不相同的政策主张, 得出不相同的结论。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具有特殊性, 它直接涉及不同社会群体、层次、国家和阶级的利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公开承认经济学的阶级性, 并且自觉地站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研究经济理论。与此相反, 大多西方学者不太愿意公开承认西方经济学的阶级性。其实,有些西方经济学家不讳言自己的阶级立场。最有影响的西方经济学家凯恩斯就曾公开地说: “如果当真要追求阶级利益,那我就得追求属于我自己那个阶级的利益。……在阶级斗争中会发现,我是站在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一边的。”应当看到,西方经济学的阶级局限性造成了历史观的局限性。这种历史观的局限性使西方经济学家误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类自然的、永恒的生产方式,是惟一可能的生产方式。(3)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看法相异。西方经济学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生产关系, 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所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实际上, 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