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大别山导游词-红色.doc

格式:doc   大小:4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别山导游词-红色.doc

上传人:ffy51856fy 2017/6/18 文件大小: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别山导游词-红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五个一”红色之旅先进性教育活动是由县委党员先进性教育办公室主办的一次学教体验活动,“五个一”呢,就是走一趟红军路、唱一首红军歌、扫一次红军墓、吃一顿红军饭、听一堂红军课。我们今天的行程安排是这样的, 第一站到胜利烈士陵园, 重温入党誓词、扫烈士墓,第二站参观胜利老街、金凤楼,第三站在 XXX 吃红军饭,饭后听红军课,第四站是上薄刀峰,走红军路,完成行程后从大地坳方向返回。在外地, 说到罗田, 可能会有人说不知道, 但说到大别山, 那就很少有人说不知道了。这是由于包括我们罗田在内的大别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英勇奋斗, 前赴后继, 以巨大的流血牺牲, 赢得了“大别山红旗不倒”的历史地位, 为建立新中国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所决定的。大别山与井冈山、韶山一起,并称为中国革命三大策源地。更重要是, 1947 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一举扭转国内革命斗争局面, 揭开解放战争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大反攻的序幕。今天, 我首先先给大家介绍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和刘邓大军在罗田战斗活动情况。这得从大别山的战略地位说起。大别山, 位于鄂、豫、皖3省边界地区, 南接长江可威逼宁汉, 北向豫皖可俯瞰中原,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早在党的创立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这里即成为创立党组织较早、受党的影响较深、工农运动高涨的地区。因此,大革命失败后,鄂豫皖3省党组织根据“八七会议”所确定的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在探索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过程中, 相继把武装起义的重点放在敌人统治薄弱的大别山区, 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实行大别山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构想。随着这个战略构想付诸实施, 大别山相继爆发了黄麻起义、商城起义和六霍起义,形成了大别山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 1947 年,国民党军队将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将战争引向解放区。因此,党中央决定举行全国性的反攻, 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 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在外线大量歼敌。邓小平说过:“大别山,敌人必争,我也必争”。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 6月 30 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一、二、三、六纵共 万余人,迅疾南下,一举突破了黄河天险,发起鲁西南战役,歼敌九个半旅,接着向南实行无后方的千里跃进。“进”, 是一种特殊的进攻方式,不是逐城逐地向前推进,而是长驱直入,一举插进敌人心脏。其间, 我军在刘邓首长的率领下, 抢渡黄河, 越过陇海铁路, 通过黄泛区, 渡过沙河、汝河、淮河,于8月 27 日胜利进入大别山区。刘邓首长命令一、二纵( 含六纵 16旅) 攻克大别山北麓,担负掩护,三纵直指皖西,六纵直指鄂东,迅速抢占大别山中心区,包括罗田。 1947 年9月4日, 刘邓大军进至滕家堡, 就是现在的胜利镇。这是刘邓大军首次进入罗田。刘邓大军在大别山活动期间,罗田既是前线,又是大军后方。 47年9、 10 月间, 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开展游击战, 辗转于麻城、英山、浠水、立煌( 金寨)、蕲春、罗田等地, 我县民间都流传着刘邓大军五次攻克罗田县城的故事。第一次刘邓大军 6 纵 18旅 53 团(先遣团)于 47年9月6 日从麻城白果出发,经李婆墩、三里畈,于当日黄昏到达石源河, 然后兵分三路: 一部过河占领城南钵盂尖, 一部占领城东黄道山, 一部占领城西党家山高地, 然后主力部队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