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李鸿章传的读书笔记.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李鸿章传的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baba 2022/7/13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李鸿章传的读书笔记.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李鸿章传的读书笔记
李鸿章传的读书笔记1
  我读了《李鸿章传》颇有感受,不禁赞美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他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比照的写法,使读者在了解李鸿章生平的同时,也使人对当时国民性和国人的劣根性有了初步了解。
  国最优秀的“掌舵人”,这些都不是我所关切的。
  看完书后,不敢说已经有了答案,但至少我有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完成认知升级是一个突破,但转变心性是更重要的突破。
  李中堂比他同时代的全部人都幸运,他最早接触到洋务,并在与一批洋人共事的过程中深刻相识到了中外技术上的差距,而在随后的洋务、外交生涯中更加了解了大清国所处的局面。
  在这个层面上,李鸿章可以说相较当时迂腐的满清政坛,完成了一次认知升级,他是高于那个时代的一个存在。他兴洋务、办北洋,周旋于列强,可以说在他掌舵的那十年大清多少还是有了一些新气象。但一次甲午海战就将全部努力摧毁,而这,在我看来也是一种必定。
  其根本缘由就在于李中堂的认知虽然完成了突破,但其封建体制的心性毫无变更,也就意味着他所能带来的变更只能是面子光鲜而动不了体制本身。其结果必定就像是李中堂自己创建的北洋水师一样,看上去船坚炮利事实上***中空经不起考验。
  虽然李鸿章与张之洞之间不应付,但同样作为大清朝中的洋务派,一个掌北洋,一个掌南洋,在很多观念上还是一样的,比如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李鸿章身上就表现的同样明显。
  尽管李鸿章在处理洋务在与洋人周旋的过程中显得很洋派得体,但李中堂有一种天生的骨子里的傲岸,书中这样说:“当他当心谨慎地建议和洋夷和解时,他自始至终都信任中国社会和政治传统在伦理上的优越性。”
  这就让李鸿章这个提倡变法的先锋人物,在处理涉及到朝廷方面的详细事务的时候,又无可挽回地成了坚决的保守派,他总是奉行先例和传统。所以李中堂的改革努力就好比鸠摩智用小无相功催动的少林七十二绝学,看上去一招一式都有那么点意思,但终究不是我少林正宗。
  形成简洁的认知其实不难,就像现在我们能够肥肠干脆地感受到银行业的日子不好过,也能通过自身亲历发觉银行的客户及业务的流失,全部银行人包括非银行人都明白,不搞转型不搞变革确定就是死路一条,可是这种认知究竟停留在怎样一个层面呢?仅仅是认知还是身心都已经打算好了?大清国的立宪是真立还是预备十二年再说?要知道,中华民国可等不了你十二年。
  二、让时间来解决问题是一种好思路,但解决问题是更要紧的思路。
  李鸿章之所以被教科书定性为“大卖国贼”,主要是两方面,一来他是坚决的主和派(教科书里似乎告知我们面对外敌主和的都是奸臣),总是站在洋人立场说话;二来多数丧权辱国的条约都是李中堂代表清廷签订的。
  而在阅读《李鸿章传》时我发觉,李鸿章之所以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只是因为他虽然单方面地认为自己无比优越,但却清楚地相识到大清国在面对西方列强时已经毫无防卫之力。正如书中最终两段描述的那样:李中堂在奉命掌舵前,中国这艘大船已经漏水,很多时候他为了保证这艘破船还能接着航行,不得不扔掉包括领土、主权在内的一些货物。
  但李中堂肯定不是一个躲避现实的人,绝没有说反正比不过洋人干脆破罐子破摔,或者干脆撂挑子走人,否则我们就无法说明他一生有那么多次力挽狂澜解救大清于危难,持续清廷命脉。
  在我看来,李中堂解决问题的思路恰恰也就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思路——发展才是硬道理——既然无法硬碰硬地干脆解决问题,那就先搞发展,一切等发展起来了或许问题就不再是问题,又或者这个问题就可以轻易地解决了。
  改革开放算是摸着石头走过来了。当然,解决了当时的许多问题,也留下了一些问题,同时又产生了更多的新问题,但不管怎么说,国力上来了,人民整体富有了,这就是一种胜利。然而,李鸿章的思路却是丢失败了。背后的缘由就不能不提满清的官僚体制问题。
  李中堂所在的时代,官僚选拔的唯一途径就是科举,就是靠对那么几本圣贤书的感悟理解,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大多数中国的经世之道都肥肠简洁,其中微妙之处在于它们的应用,这种应用在传统官僚的务虚体系范围内没有问题,可以玩得很溜。
  可是要知道,当李中堂要兴洋务图自强的时候,即走向变革须要务实的时候,这种非技术官僚可能即没有前文所提及的认知上的升级,更没有实际操作的阅历和实力,而且就像书中所说极度***。他们最大的本事就是包装成果以讨得太后老佛爷的欢心,至于虚假旺盛的底下究竟有多不堪,大家心照不宣一起捂着就是了。
  假如当年的北洋水师启用洋人教官,带来真正的现代军事化管理,或者就是交给像袁世凯这样能够后来在小站练兵的,而不是丁汝昌这种只有忠义却没有方法的行政官僚,或者甲午海战会是另一种局面。
  十多年前,银行启动金融改革的时候,有很多冲